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11年该市接待各主要客源国游客人次比2010年均有所增加
(2)2011年该市接待各主要客源国游客人次占接待主要客源国游客总人次的比重大于5%的有5个国家
(3)如果2012年该市接待各国游客人次的增速与2011年保持相同,则2012年接待俄罗斯游客将比接待德国游客多494人次
0个
2个
1个
3个
①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②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③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
④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⑤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
⑥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②④⑤①⑥③
②⑤④⑥①③
⑤①④⑥③②
⑤③④⑥①②
配套效应,指拥有某件物品后,为了追求完美效果而不断配置其他相应物品。
下列不属于配套效应的是:
邻居送给小李一只宠物狗,半月后,小李家阳台上狗笼子、狗饭碗、狗澡盆、狗毛衣等一应俱全,几乎变成了宠物用品展示中心
小孙穿着朋友赠送的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在书房走动,总觉得身边的一切都不协调,他很快换掉了书房中的地毯、桌椅、书柜
张女士在商场亲子装专柜为儿子买了一件T恤,儿子和丈夫都非常满意,于是又返回商场为丈夫和自己各买了一件
赵总在古玩店淘到一件康熙宫廷玉器,特意为它配置了一个红木底座,还请诗友为它专门写了一首咏玉诗,放在大厅最醒目的地方
并非任何战争都必然导致自然灾害,但不可能有不阻碍战争的自然灾害。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
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阻碍战争
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必然阻碍战争
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导致自然灾害,但有的自然灾害可能阻碍战争
任何战争都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有的自然灾害必然阻碍战争
三位数的自然数N满足:除以6余3,除以5余3,除以4也余3,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N有几个:
8
9
15
16
2011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5664起,其中滑坡11490起、崩塌2319起、泥石流1380起、地面塌陷360起、地裂缝86起、地面沉降29起,与上年相比,发生数量下降48.9%,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19起,共造成245人死亡、32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1亿元。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07~2011年五年,全国发生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呈现相同的变动趋势
(2)2010年全国发生各类地质灾害死亡人数占2006~2011年六年全国发生各类地质灾害死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3)2011年全国发生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上年下降了约37%
0个
1个
2个
3个
三位数的自然数P满足:除以7余2,除以6余2,除以5也余2,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P有:
2个
3个
4个
5个
古人在建造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往往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统一起来,密切结合自然,努力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这点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密切相关。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主张人与自然有机结合。道家强调“自然无为”,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古代建筑中有讲究阴阳五行的“勘舆”之学,虽然有迷信成分,但其目的不过是为了依照山水的自然条件,谋取人类居住的最佳地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儒家和道家思想是相通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理论主要根源于儒道文化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思想与“五行”密不可分
古人在城市建筑和规划中加入过多迷信成分
大数据、人工智能脱胎于网络,而又与网络的侧重点不同。网络强调的是设备和主体之间的连接,是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是因网络的连接和对世界的数字化而形成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则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进化而成的处理数据的智慧体系。就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世界上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电子商务客户群体、电子金融和社交媒体用户群体等,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大数据规模最大的国家,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应用实践和人工智能衍生产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中国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优势
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构成情况
人工智能衍生产品的发展基础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起步之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的战略安排是:
到2035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到2040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到2049年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信息化
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