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各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地震活动与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上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震预测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目前的地震预测准确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
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
目前的地震预测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1806.5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润总额为134.36亿元,毛利率为7.44%;净利润总额为11.48亿元,净利率为0.64%。
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为1745.59亿元,同比增长8.87%;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20.27亿元,旅游业务毛利率6.89%;实缴税金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12.37%;外汇结汇10.51亿美元,同比减少11.24%;全国促销费支出为6.76亿元,同比增长13.87%。
关于2009年全国旅行社营业状况,从资料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三类旅游业务的毛利率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国内旅游业务的毛利润比上年增加近8亿元
全国旅行社旅游业务的外汇结汇比上年减少近1亿美元
全国旅行社促销费用占其旅游业务营业收入的比例比上年有所下降
功能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效能,它是由事物内部要素结构所决定的,是一种内在与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独立的机制。作用是事物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汽车具有运输的功能
脾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等作用
法具有促进科技文化事业进步的功能
手机具有通讯的作用
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据称是到目前为止最接近地球环境的行星。这颗名为“Gliese581g”的行星以近圆轨道绕红矮星“Gliese581”做公转运动。据称,“Gliese581g”的行星与地球环境的相似度达到89%,因此它超过木卫六和火星,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像地球的星球,数据显示,“Gliese581g”的质量为地球的3到4倍,科学家据此推测,这颗行星是由岩石构成,而且自身引力足以支持表面大气层的形成。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科学家的推测:
有些非固态的行星,其质量也是地球的3到4倍
木卫六和火星的质量与地球相似,并且均有大气层
将来可能发现与地球环境相似度更高的非固态行星
是否有大气层只是判断与地球环境相似度的一个指标
2009年该市景点年末固定资产净值约是旅行社的多少倍:
82
84
86
88
某职工骑自行车旅行的行程与时间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从0时到1时与从2时到4时的行驶速度相同
从1时到4时共行驶了20千米
从0时到2时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小时
从0时到4时共行驶了30千米
在微观世界中,中微子一直是一个无所不在而又不可捉摸的过客。中微子产生的途径有很多,如恒星内部的核反应,超新星的爆发,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的撞击,以至于地球上岩石等各种物质的衰变等。尽管可能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之一,但由于它穿透力极强,而且几乎不与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它是基本粒子中人类所知最少的一种。
对“中微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中微子在微观世界无所不在
恒星内部的核反应是中微子的生产途径之一
中微子是构成我们所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粒子
人类对中微子知之甚少
地球自转促进了地球形状的形成,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物质由两极向赤道运动,从而使地球外形呈现出赤道半径大、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的形状,并产生了地球弹性变形。由于日月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海洋面上则表现为海洋潮汐,而地球的自转又使潮汐变为绕地球传播的潮汐波,其传播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对这段文字中划横线的“其”,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弹性变形
日月引力
潮汐波
海洋潮汐
人类登天考验多
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前发生重大危险,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置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置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用途。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三是撞击关,尽管飞船降落时有降落伞帮助减速,但降速仍较快。另外,还要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发现营救。
载人航天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音、剧烈的震动和猛烈的冲击等,可使人体内部的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黑视等,只有精心挑选和受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运载火箭的级数与火箭系统的复杂性成正比,与火箭的可靠性成反比
“长征”二号F型火箭上的逃逸系统可以充分保障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只要穿过了过载关、火焰关和撞击关这三道关口,就可以确保生命无忧了
由于登天和落地对人的体质具有特殊要求,只有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因此普通人将永远无法进入太空
人类登天考验多
人一旦暴露在太空中,将面临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这样的情形下,人类登天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运载工具,其次是要研制出能模拟地球基本生活条件的载人航天器。
发射载人航天器的火箭,其可靠性几乎要达到100%。当今发射载人航天器的运载火箭一般不超过3级,其原因是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火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靠性也将下降,只要其中一级火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箭毁人亡,级数越少,可靠性越高。
发射我国“神舟”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就是一个典型。它是在以前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E型火箭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并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和逃逸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中止飞行指令;二是航天员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等。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弃整流罩前发生重大危险,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能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长征”二号F型为2级火箭,其可靠性提高到97%,航天员的安全性达到了99.7%。
载人航天器与无人航天器的主要区别是增装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服和应急逃生装置等特设系统,以便为航天员提供服务。另外,载人航天器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结构密封性能一定要好;还要有返回地球所需的装备,即返回着陆系统。
航天服是一种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是在载人航天器上升、返回及出现故障或航天员出舱时使用,因而是必不可少的。
宇宙飞船上的应急逃生装置有弹射座椅、救生塔和载人机动装置等,它们在飞行的不同阶段各有各的用途。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载人航天器中一些关键部件采用双备份甚至三备份。
飞船返回要闯过三道“鬼门关”:一是过载关,飞船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所以必须使过载限制在人的耐受范围内;二是火焰关,飞船返回时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三是撞击关,尽管飞船降落时有降落伞帮助减速,但降速仍较快。另外,还要保证其落点精度,以便【】发现营救。
载人航天器起降过程中巨大的加速度和减速度、高强度的噪音、剧烈的震动和猛烈的冲击等,可使人体内部的液体和组织发生位移,引起胸痛、呼吸困难、肌肉紧张、黑视等,只有精心挑选和受过特殊训练的航天员才能适应。
下列对“航天服”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它是一种供航天员在真空环境中穿着的特殊服装,属于载人飞船的特设系统
它可使航天员在出舱时避免失压、缺氧、低温和辐射损伤四大危险
它可以使航天员在返回地面前一旦遇到飞船漏气等特殊情况,保障氧气供应而免遭生命危险
它是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上升、在轨运行、返回等各个环节必须穿着的特殊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