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有50位同学参加期末考试,结果英文不及格的有15人,数学不及格的有19人,英文和数学都及格的有21人。那么英文和数学都不及格的有几人:
4
5
13
17
2009年江西省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133.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1%。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557立方米,减少17.0%。平均降水量1391.2毫米,减少9.4%。年末2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68.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38.3亿立方米,增长1.7%。人均用水量为538立方米,增长1.1%。
年末共有县级以上环境监测站107个。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11个设区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达标)。南昌市和九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347天和363天。城镇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年末已建有自然保护区17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31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个,已批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0个。
初步核算,全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8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67吨标准煤,下降10.1%;万元生产总值电耗622.5千瓦时,下降1.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0577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262起,工矿商贸事故199起,铁路交通事故88起,水上交通事故7起,火灾事故5889起。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025人,比上年6.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664人,下降7.5%;工矿商贸事故277人,增长14.9%;铁路交通事故死亡60人,下降30.2%;水上交通事故死亡9人,下降25.0%;火灾事故死亡23人,与上年持平。
2009年末江西省平均每座大型水库蓄水多少亿立方米:
2.5
2.6
2.8
2.9
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振兴步伐?王珉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吉林省连续多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了明显增强。请问王书记:这些年吉林省在体制机制方面解决了哪些难题?
王珉: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吉林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投资拉动主战略,全力抓好国企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县域突破、服务业跨越发展和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等重点工作,着力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进行国企改革攻坚。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企业债务包袱重、活力不足,是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症结所在。要加快实现全面振兴,首先要卸掉包袱,轻装前进。
比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老工业基地发展相对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这几年我们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年投资规模由2003年的969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600亿元。去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我省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效益出现下滑,但是由于有了这些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使得我们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再比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老工业基地发展动力不足、机制不活的关键问题,也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我们创业的文化、发展的文化、奋斗的文化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我们开始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培育创业文化,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激发全省人民创业的热情、发展的干劲,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两年来,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金都保持了30%以上增长,发展速度相当快。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在体制转轨的________,积蓄能量的________,快速发展的________,在推进发展________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扎实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此次全国“两会”精神,把吉林的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吉林而言,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有哪些?
王珉: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必胜信心,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对吉林而言,我们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这几年我们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具备了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二是我省应对危机的回旋余地比较大。吉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存在着巨大的产业升级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三是这场危机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国内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为我们招商引资、承接转移乃至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我们有良好的工作基地和组织保障。通过几年振兴发展的实践,目前全省工作思路清晰,上下认识一致,形成了比较好的工作氛围,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这为我们下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为应对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是我们最难得、最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切实把握好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
对新形势下,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有利因素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具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存在着巨大的产业升级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
发达国家和国内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吉林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省工作思路清晰,上下认识一致,工作氛围良好,干部队伍过硬
E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E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41.7亿元,同比增长了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0.6个百分点。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8.79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127.32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745.59亿元,增长9.0%。从外贸、投资和消费方面来看,投资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2014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125.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6.79亿美元,同比下降20%;进口总值9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此外,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39.0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
2014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5.7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全省民间投资总额达3065.69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投资比重73.8%。
2014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3.64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3个百分点。
2014年上半年,E省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低于全国平均涨幅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5%,高于当期全国平均涨幅0.1个百分点。E省CPI涨幅在全国居第18位,处于平稳适度的区间。
2014年上半年E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42元,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9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速均保持了高于GDP的水平,为实现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上半年,E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
1:11.6:6.5
1:6.5:11.6
6.5:11.6:1
11.6:6.5:1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5省8市将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中国将在不同地区推广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国家发改委建议建设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
5省8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
商店促销某种商品,一次购买不超过10件,每件5元;超过10件,超过部分每件3元。甲、乙两人分别购买此种商品,甲比乙多付19元,则甲、乙共买了多少件:
22
21
20
19
某旅游景点商场销售可乐,每买3瓶可凭空瓶获赠1瓶可口可乐,某旅游团购买19瓶,结果每人都喝到了一瓶可乐,该旅游团有多少人:
19
24
27
28
2019年江苏省金融信贷规模扩大,保险行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37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财产险收入940.9亿元,增长9.6%;寿险收入2215.3亿元,增长11.6%;健康险收入508.8亿元,增长28.8%;意外伤害险收入85.2亿元,增长9.1%。全年保险赔付998.6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财产险赔付534.5亿元,增长4.3%;寿险赔付294.3亿元,下降17.3%,健康险赔付144.8亿元,增长38.7%;意外伤害险赔付25.0亿元,增长4.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见下表。
2019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度比上年末增长:
8.5%
9.4%
10.2%
10.8%
2016年,J省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为86.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4%。其中,直接采自江、河、淡水湖、水库等的地表淡水6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自来水取水量1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重复用水量168.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8%;重复用水利用率85.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和化学原料等4个行业的重复用水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9%,重复用水利用率分别为97.7%、95.0%、94.1%和93.4%。全年用新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的5个行业用新水量合计19.1亿立方米,占总用新水量的67.6%,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J省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地表淡水取水量比地下淡水取水量高:
68亿立方米以上
67亿多立方米
66亿多立方米
66亿立方米以下
陕西省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约增长了:
15%
14%
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