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模出发后先逆流航行1分钟;掉头后顺流航行2分钟;再掉头后逆流航行3分钟……以此类推。已知船模顺流速度为30米/分钟,逆流速度为10米/分钟。问10分钟后船模的位置和20分钟后船模的位置相距多少米?
0
30
50
100
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为:胜1场得3分,平1场得1分,输1场得0分,一支足球14场,现已比赛了8场,输了1场,得了17分,请问,前8场比赛中,这支球队赢了几场:
7
6
5
4
某校八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目,每答对一道得5分,不答或答错扣一分,80分以上至少要答对的题目数是多少:
15道
16道
17道
18道
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如果某国家足球队共打了28场比赛,其中负6场,共得40分,那么这个队胜了多少场:
8
10
12
9
三江源地区人们居住分散,垃圾收集和运输成本高昂,目前除极少数市镇外,绝大多数地区严重缺乏垃圾回收、处理体系。近年来,瓶装饮料、塑料包装的各种零食成为三江源地区生活的新时尚。大量无法降解的垃圾被随意丢弃在居住地周边和草地上,又被大风和降雨带入河流体系。这些垃圾随着洪水涌入水系,源头污染上游,上游污染下游,下游污染海洋,形成了中国母亲河垃圾污染的巨大链条。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垃圾的反击:被随手丢弃,却在水源地汇集
垃圾的告急:包装被丢弃,母亲河正在哭泣
垃圾的侵袭:生活新时尚,困境与便利同在
垃圾的自白:生态新危机,小细节有大影响
日前,四川博物院展出了反映古人分餐制的食具——“清河食官”铜染器,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给出的解释是,分餐制可上溯到史前时代。两汉时期,分餐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时人们没有坐具,分餐进食时,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一人一案,案上放着食具。考古发现的汉墓壁画及画像石砖等实物和绘画资料,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五朝十六国时期,高足坐具的流行,导致传统席地而坐逐渐被更轻松的垂足坐姿取代,也进而影响分餐向会餐的转变。
根据上文,下列对中国古代分餐制理解正确的是:
古人分餐进食的主要食具为铜染器
分餐制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全国推广和普及
考古资料证实,古人围案而坐,各有餐具,分餐进食
历史上分餐制到会餐制的演变与古人坐姿变化有关
某次考试前三道试题的总分值是60分,已知第一题比第二题的分值少4分,第二题比第三题的分值少4分,问第三题的分值是多少分?
18
16
24
22
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很低,唐代就严令禁止商人做官,甚至规定从商者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到了明代,朝廷虽然认同商贾“以通有无”是社会所需,但早期在商人衣冠上依然有严苛的规定。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从商者日众,这些圈住商贾的条条框框也逐渐失去往昔的效力。尽管如此,商人在日常用度上的自由也还是有限的,“吃”成了扬州富商可供选择的为数不多的斗富机会。于是,扬州富商一掷千金,在“吃”上无所不用其极。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说的是:
扬州饮食发展的不同阶段
扬州人爱吃重吃的深层原因
商人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扬州富商奢侈的“吃文化”
某知识比赛共10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不答不得分,答错扣1分。小王参加比赛后共得3分,已知小王回答题目超过5题,问小王第一题答错的概率是多少?
小明步行45分钟可从甲地到乙地,小华乘车15分钟可从乙地到甲地。当小明和小华在路上相遇时,小明已经走了30分钟,小华用车接小明返回乙地,还需要多少分钟:
10
15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