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
如果以上判断是真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某人认识了错误,没有能改正错误。
②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改正了错误。
③某人没有认识错误,没能改正错误。
④某人认识了错误,改正了错误。
①
①②③
③④
①③④
面包坊促销,面包打8折,晚上八点以后再打8折,某人晚上八点半去买面包,共付了30.72元,这些面包的原价是:
85元
40元
48元
50元
某人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把减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3,得到的差是122,那么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77
88
90
100
自我知识是关于某人自己的心智状态的知识,包括关于某人自己当下的经验、思想、信念或愿望的知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我知识的是:
甲通过听电台的天气报道而得知某地正在下雨
乙查看自己工资后决定换一个工作
丙意识到如果不加强锻炼,会影响自身健康
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功
某人说:“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与以上判断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可能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
可能所有的人都不会投他的赞成票
必然所有的人都会投他的赞成票
必然有的人不会投他的赞成票
一次长跑活动中,某人跑了比全程的2/9多2000米的路程后,发现其已跑过的路程长度恰好是未跑路程的5/7,问他还剩多少米的路程未跑?
5000
5300
6000
6400
某人甲状腺机能减退,为维持血液中甲状腺素的浓度,医生为他开了处方,每8小时服用60毫克甲状腺素片。若他的肾脏8小时后能够过滤掉60%的药量,问10天后此人体内含药量的范围?
缺失
40毫克
缺失
缺失
次生丑闻:指某地或某人曝出某个丑闻后,又连续牵出的其他丑闻。
下列不属于次生丑闻的是:
某市一官员的“艳照门”传得沸沸扬扬,记者在其政府网站上核查该官员履历时,意外发现网上其他领导的视察照片居然有不少是PS的
在会场上抽天价香烟的某官员被曝光停职后,网民们继续搜索,很快发现他名下有多套来源不明的房产
新华社一篇题为《看似有隐情,其实真忽悠——盘点那些曾经的“官谣”》的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官谣”案例
故宫失窃案见诸报端后,由于故宫方面应对不当,“失窃门”又牵出了“错字门”“会所门”“瞒报门”
人们常常倾向于在答应了某人一个较小的要求后,再答应他在此基础上的另一个更大一些的要求。相反,如果某人一开始就对别人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那么他遭到拒绝的可能性会大大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一个隐含前提是:
将要求分成两次提的人会更受欢迎。
人遇到一来就提大要求的人会很讨厌。
人们觉得提小要求的人比较善良,因此再答应一个要求也无妨。
通常较小的要求是人们比较容易就办到,而且人们倾向于保持自我的前后一致性。
某人登山,上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下山时每走30分钟,休息5分钟;下山的速度是上山速度的1.5倍。如果下山用了2小时15分,那么上山用的时间是:
3小时40分
3小时50分
4小时
4小时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