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老百姓反感官员讲官话套话,例如“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研究研究”等。如果不讲官话套话,一些官员就觉得无话可说或没有优越感。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有些老百姓去政府办事并不反感官员“亲自过问”
一听到官员讲“研究研究”,有些老百姓就反感
一讲“高度重视”,有些官员就会增强自身优越感
官员讲话如果滔滔不绝,一般都是在讲官话套话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中的引文,意在说明:
任何事情既有利也有弊
众人趋利而避病
圣人驱病而避利
利与弊辩证统一
心脏位于人体胸腔的两肺之间偏左的位置,形状像桃子,大小:
与自己拳头一般大小
与自己肝脏一般大小
与自己肾脏一般大小
无一定大小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状况同样如此。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短短几个月内,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呈现出风雨飘摇之势。而相对于危机来势之迅猛,危机消退则要缓慢得多。2010年,世界经济注定将走在“病后初愈”的漫漫康复之路上。
文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的“病”指的是:
世界经济
金融海啸
世界经济危机
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
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拿着唯一的灯过桥。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过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过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30秒
29秒
19秒
18秒
近日,特拉维夫大学宣布该学校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颗“心脏”,该心脏不仅具有外形,还有细胞、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甚至可以像心脏一样收缩,但长度只有2.5厘米。该实验团队负责人说:“与过去相比,这项研究成果的突破点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外观打印的心脏,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只成功打印出没有血管的简单组织。
负责人补充道:“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对其进行编辑,使之成为干细胞,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另外,提取非细胞组织,转变为一种‘个人特有的凝胶’来充当打印‘墨水’,这些由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材料能够用于3D打印复杂的组织模型。随后利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在支架中填充细胞,以此让细胞得以更好地再生。”他说,该实验中使用的“打印原料”和“黏合胶水”来源于患者自身,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而目前心脏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
如此看来,若特拉维夫大学的技术手段能在未来的人体试验阶段被证明有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异问题,那确实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心脏体积大、细胞种类繁多,全体心肌细胞需要几乎同时收缩,才具有功能。心脏的跳动是因为心肌细胞都被紧密地连在一起,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使大批心肌细胞共同收缩。而且为使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协同收缩,心脏本身还有一套特殊的传导系统。虽然在体外生产几千万个心肌细胞并不困难,但是即便心脏被3D打印出来了,能不能跳是一回事,到底怎么跳则是另一回事。以临床病症为例,心室纤颤就是因为心肌细胞不能同步跳动。一旦跳动不同步,心脏就会瞬间失去泵血功能,导致病人死亡。
特拉维夫大学此次打印出的心脏,还未能使大批细胞同步跳动并产生足够的力量。该负责人对此次实验的一些遗憾也并不讳言,“受限于我们3D打印机精度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上的所有血管,而且该心脏也不具有泵血功能”。3D打印出的这颗心脏,距离应用于动物实验,也长路漫漫。
那么,为何特拉维夫大学团队打印出的心脏不能整齐地跳动?3D打印一个心脏到底难在哪里?答案与地球重力有关。“3D打印的黏附力不足以支撑心脏或肾脏这种大器官,地球重力会造成细胞间的撕裂”,哈佛大学一位研究员说,“生物3D打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生物材料和重力对3D打印细胞的影响”。
生物3D打印小型器官模型是可行的,一旦打印真实尺寸的器官模型,由于细胞间的支撑力和黏合力有限,可能出现两个后果:一是下层细胞因受到上层细胞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垮塌:一是即便没有垮塌,在转移过程中,上层细胞也会因无法承受下层细胞的重量而产生撕裂。
总而言之,由于重力的存在,3D打印心脏的细胞间缺乏紧密联系,这会影响心脏的跳动,该心脏也就无法具有正常的泵血功能。但是,即便重力问题解决了,心脏可以整齐跳动了,3D打印心脏仍有难题未能克服——只有血液源源不断供给,打印的器官或组织才能长时间存活。如何建立血管网络,还没有明确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心脏本身需要全身血液的10%左右来供养,一旦离开血液,所有器官都只能在4℃低温的状态下“熬着”。如果打印细胞需要37℃体温,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打印,因为先打上的细胞在打印还没完成时就会因缺氧而死去。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这颗3D打印心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具有血管组织
理论上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于患者
“黏合胶水”由编辑成的干细胞转化而来
对大多数人来说,糖尿病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仅仅是_______。并非_______,就发病率而言,糖尿病可谓疾病之王。按照2013年的数据,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高达11.6%,患者绝对人数已经过亿。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略知一二 空穴来风
冰山一角 危言耸听
道听途说 杞人忧天
管中窥豹 故弄玄虚
莱姆病,像许多其它的人兽共患病一样,是由通过吸食脊椎动物类宿主血液从而携带病原体的昆虫进行传播的。长久以来,科学家们认为白脚鹿的种群密度是莱姆病发病率最好的预报因素。然而,在纽约东南部一个莱姆病高发区,一项历时13年的对莱姆病生态学中的决定因素进行的研究中,推翻了这一观点,因为在莱姆病发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一般比莱姆病发病率低的年份低。
上述论述基于以下哪一种假设:
从未爆发过莱姆病的地区通常白脚鹿的种群数量比较低
莱姆病爆发之前白脚鹿的种群数量不会显著降低
其他物种的种群数量也可作为莱姆病发病的预报因素
白脚鹿的种群数量提高是其他疾病爆发的先兆
心脏是被神经系统控制的,调控心脏的神经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安静状态下,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控比较强,心跳每分钟75次左右;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控比较强,心跳会加快,收缩力也会加强。在血管壁、胃肠道、生殖系统等处都分布着各种内脏平滑肌,平滑肌运动同样受到神经支配。比如,胃肠道平滑肌接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使胃肠道运动减弱,而迷走神经兴奋则使胃肠道运动加强。
由此可以推出:
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对心脏和胃肠的调控不同则产生不同的效应
调控内脏器官的神经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它们不受意识支配
要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必须合理地使用大脑,维持良好的情绪
冠心病、胃溃疡之类的疾病也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失常”有关系
疑病现象:人们将轻微的身体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下列属于疑病现象的是:
好友因病去世,王某情绪低落,一段时间对工作毫无积极性
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再加上亲友的去世,李某操劳过度住院了
一工友因肺病去世,由于工作于同样的环境,大家都觉得自己也患了肺病
小王在职称晋升中受阻,她怀疑单位个别同事在其中捣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