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全球共发射卫星1132颗,2019年发射的卫星数量是2017年的1.5倍还多2颗,2018年比2017年多31颗,则2019年全球共发射卫星:
314颗
345颗
452颗
473颗
定义:
①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②创造想象是指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③幻想是指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典型例证:
(1)今天早上醒来,小王头脑中依然闪现着昨天电视中的画面。
(2)为了控诉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残害,鲁迅先生形象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人物。
(3)有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是听到有人在诅咒自己。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0个
1个
2个
3个
近来虽然有降雨,但气温并没有降多少,不少人仍然依赖空调过日子,而干眼症也“趁机上位”,让不少年轻人眼睛干涩刺痛。记者近日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来就诊的干眼症患者比以往增多,主要集中在上班族和青少年。专家介绍,干眼症本是中老年疾病,年轻患者增多与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以及用眼过度有关。看电脑或电视屏幕,眨眼次数减少,眼睛得不到滋润就易引发干眼症。长时间使用空调、空气干燥也是诱因之一。
从上述文字可知,下列有关“干眼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眨眼次数减少也容易引起干眼症
使用空调是引起干眼症的诱因之一
年轻人不会得干眼症
大量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引发干眼症
《爸爸去哪儿》选择了5对明星父子一起参加录制。节目中,平时因为工作繁忙而鲜有时间陪伴孩子的爸爸们,必须单独带着孩子完成为孩子做饭、陪孩子睡觉等多项任务。《爸爸去哪儿》收视情况之优异,据说超过了今年全国迄今为止所有电视节目。为什么观众会对这档节目如此青睐?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正如泰戈尔曾经在诗里写道:“我们一次次地离开,是为了一次次地归来。”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引用这句诗,主要是为了突出这档节目激发了人们回归家庭的渴望
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不要忘了对最初自我的肯定
这句诗的引用,主要是对文意起到点缀作用,为了增添一点诗意
任何一种形式的回归,都意味着对更好的未来的再度憧憬
2000年到2005年的6年中,在中国污染治理资金来源中,“财政预算内资金”的6年总和相当于2005年“其它资金”的:
31.5%
40.6%
43.2%
51.8%
有观点认为,意识体验是由一些特定脑区的特定神经集群以特定方式活动而突现的。当脑接收视觉刺激时,首先是脑后部的神经元对视觉刺激表征进行处理,然后投射到脑前部,在那里执行预测和计划的功能。当人对某个视觉刺激加以注意时,这些集群会得到加强,其中神经元的活动增强,同步性也增大,他们的信号在脑的前部和后部之间来回传输,最后在和其他集群的竞争中胜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不同的意识体验是由一些特殊的神经元集群所介导甚至产生的
意识是由脑整体功能在量上的增加所产生,是在含有大量神经递质的环境大群发放神经元的整体性质
初级视皮层中有大量神经元集群对来自左眼的刺激有猛烈发放,但其对意识毫无贡献
同意识相关的特定脑区和神经元有着特殊的性质,不同的意识觉知归于特定的脑内连接
用A、B、C三种不同型号的挖掘机完成一项土方工程,A型5台和B型4台一起挖2天正好完成;A型10台和C型12台一起挖1天正好完成;B型2台和C型3台一起挖4天正好完成。若先用A型1台工作5天,再用B型2台工作2天,最后用C型3台完成剩下的工程,则完成该项工程共需的天数为( )
8
9
10
11
假定2010年至2012年两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增幅为15%,推测2012年进出口总额为:
246.11亿美元
283.72亿美元
360.00亿美元
260.00亿美元
日前,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影视剧等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他们的喜好左右着市场方向和创作方向。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有利于文创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形成有效对接,以需求拉动生产,激活市场潜力,但另一方面,过度依赖市场需求也可能导致创作方的中长期迷失。新一代年轻人兴趣多元,关注力持续度不高,由此构成的市场需求很多情况下并不具备中长期生命力,创作者和制作方如果一味跟进年轻人多变的兴趣,难免顾此失彼、陷入被动。因此,创作者和制作方更应该仔细研究这些兴趣背后的社会基础和真实有效的需求。
这段文字着重指出文创产业存在的哪一问题?
盲目迎合受众喜好
产品供应能力不足
缺乏中长期规划
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了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主专制的中华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②③①④
①②④③
②④①③
③②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