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北京暴雨,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一袭白衣,在电视上一个一个念完死难者名单,这在央视是首次。对于这个苦难的国度来说,国家之幸不再是空洞的“人民生活都很幸福”,而是具体到每个人,你有你的幸福,他有他的不幸。_______________,这才是这个国度未来前行的方向。欣喜的是,我们正在路上。
填在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珍重个体的“幸福”与“不幸”,珍重个体的尊严与权利
这个社会是由“人”组成,个人虽然渺小,却是形成文明的分力
每个人都应当被重视,每个个体也都是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基石
只有以每个个体的幸福为重,放置在国家、群体的利益之上
在亚利桑那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对自己习惯的看法跟他们丢弃垃圾所提供的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人们常常声称自己省吃俭用,但实际并非如此;人们常常吃垃圾食品,但自己并不承认。在牛羊肉的消费上,富裕家庭报告的消费量比实际消费量少,或许为了显示他们的饮食健康;而贫困家庭所报告的消费量比实际的多,也许为满足他们多吃的愿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垃圾记录比本人陈述更能真实反映行为习惯
人们往往无法正确评估自己丢弃垃圾的行为
经济状况可能对人们的消费主张产生一定影响
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学校开设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变得健康。体育课应该集中于增氧锻炼,增氧锻炼比集体运动更能促进参与者的健康,并且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参加集体运动。
以上观点如果正确,作者将最有效地反对下面哪一项:
学校里使用身体训练计划来鼓励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健康习惯
年轻的学生应该参加社区运动队
学校过分依赖于增氧练习计划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变得身体健康
学校大部分体育课用来进行集体运动
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人口红利终究要消失,经济增长从过去的高速转为相对较低增速的常态也是不可避免的。生育政策的调整也不可能在短期内_______人口红利。不过,_______地调整生育政策,对于未来中国人口均衡发展_______长期潜在增长率,仍然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带来 高瞻远瞩 甚至
增加 恰如其分 以及
逆转 未雨绸缪 乃至
恢复 不失时机 抑或
政务公开的目标,既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又要畅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公开推动理念转变与流程再造,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没有交流互动,政务公开就成了“为公开而公开”;没有监督权和知情权的配合,政务公开就成了“稻草人”和“花架子”。在政务公开中,公众本身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只有公众持续不断地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政务公开需要公众的主动参与
公众参与越广泛,政务公开才能越深入
政务公开源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意愿
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
学校开设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变得健康。体育课应该集中于增氧锻炼,增氧锻炼比集体运动更能促进参与者的健康,并且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参加集体运动。
以上观点如果正确,作者将最有效地反对下面哪一项:
学校里使用身体训练计划来鼓励学生终身的健康习惯
年轻的学生应该参加社区运动队
学校过分依赖于增氧练习计划来帮助所有的孩子变得身体健康
学校大部分体育课用来进行集体运动
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美国的留学生涯。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
现代社会不上学也能成才
神童未必真的是高人一等
中外文化差异很大
现代社会更看重人的综合素质
2012年全国第二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6%,创下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宏观经济已持续性加速回落,为此,我国应加快转型步伐,结构性减税势在必行。面对外需疲软和内需不济,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和打破垄断对于稳增长而言迫在眉睫。减少一点国家税收和企业利润,提高居民收入来增加消费将是长远动力。
对这段文字主要观点的提炼,最恰当的一项是:
减税增收是长远动力
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打破垄断减少企业利润
结构性减税势在必行
在牛顿眼中,时间是绝对的,超越自然的,统摄万物而万物不能增减之。常见的量子力学接受了这种绝对的时间观念。与之相对,相对论认为,在引力场中,时间以及其他所有随时间变化的事物,都会运转得更慢。在相对论中,时间不再是一个外部参数,而是宇宙构成的主动参与者。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相对论发展了人类对时间的认识
客观的时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离开引力场,时间也会随之消失
牛顿不认为时间主动参与了宇宙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