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中国信息报》刊发《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高》,用数字和图形展示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文章数据显示,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8%,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平均增长8.7%。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情况是:
前者慢于后者
前者快于后者
二者同步增长
二者同步降低
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接受的途径
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
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
最近几年来,在欧盟国家每放映的100部影片中,就有78部是美国电影,14部是欧洲电影,其余8部产处世界其它地区。美国从电影的深入细致外市场中获得了巨大利润。
上面这段话深刻地反映了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类现象?
美国电影在世界很受欢迎
人们观看美国电影为的是获取无形的精神价值
各种精神内容含量高的商品贸易迅速发展
发展电影产业是各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侧重点
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影视明星都有偷税、逃税行为。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所有的影视明星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多数影视明星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并非有的影视明星有偷税、逃税行为
有的影视明星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2013年11月6日《中国信息报》刊发《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高》,用数字和图形展示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文章数据显示,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8%,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81元,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16.2倍,平均增长8.7%。
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二者均呈增长态势
前者不断减少,后者不断增加
前者不断增加,后者不断减少
二者均呈下降态势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社会或职业功能,是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损害的范围涉及记忆、行为、人格、判断、注意力、视空间技能、语言、逻辑推理等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据统计,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猝的第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年龄,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认为,6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增加5岁,痴呆的患病率将增加1倍。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痴呆将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老年性痴呆有时会突然发病
痴呆发病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痴呆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可以改善
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的人数将不断上涨
中国可利用地热的能源储量超过了国内所有化石类燃料加起来的能源储量,在某些地区把地热转变成电能的技术已经成为现实,中国下个世纪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将由此而彻底解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作者的上述观点:
在下个世纪的某些时候,地热被耗尽的现实将迫使中国更加依赖进口能源
任何生产电能的方法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都要消耗掉一部分能源
由地热转变而来的电能长距离运输到人口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是不切实际的
一些科学家坚信,能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鼓励能源节约来解决
读《九叉》,就是在听一个特别能贫的十几岁小女子在耍贫嘴,又或者是在听单口相声,一不小心就笑得肚子抽筋、口吐白沫——事实上当下北京作家群中,大都有这种“贫”的本事,如时下风靡的冯唐。而《九叉》之可喜,在于作者顾异没有硬往这个“贫”里面塞进一些东西,她只是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小心思、小欢喜、小理想、小纯情、小期待,就像是对镜开屏的孔雀,一心一意地绽放着自己的光彩,并且只给自己看。
作者被《九叉》深深吸引主要源于:
这部小说语言的幽默性
这部小说内涵的丰富性
这部小说内容的纯粹性
这部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招募了1787名19岁至32岁的成年人,让他们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每天花费时间超过120分钟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大约是那些每天费时少于30分钟的人的两倍。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多,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因此越容易感到孤独。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结论?( )
越容易感到孤独的人越喜欢用社交媒体
越喜欢用社交媒体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越低
人们越来越喜欢通过社交媒体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
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积极经历,容易使接收此类信息的人心态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