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村民反映,作为村主要农作物的甘蓝出现了根肿病,产量严重下降,村民收入锐减。对此,村里引进了多个蔬菜品种,并组织村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可以预见,村民的收入将因此而有较大提高。
要使上述推断成立,必备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村民经培训后开始种植其他品种的蔬菜
村民掌握了种植其他品种蔬菜的技术
村民有销售其他蔬菜品种的渠道
其他蔬菜品种的产量比甘蓝要高
近年来,为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煤矿主都加强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煤矿事故每年死亡上万人。从2000年开始,每年事故死亡人数开始控制在7000人以下,2003年事故死亡人数为6434人;2004年死亡6027人;2005年死亡5986人;2006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死亡4746人。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只要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就能有效地遏制矿难事故的发生。
以下哪项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近年来,煤矿主对安全生产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管理手段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近年来,煤矿安全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近年来,国家强行关闭了大量没有安全保障的非法小煤矿
近年来,一些地质条件好、安全性高的煤矿先后开工
由于采用了新的种植技术,某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提升。在平均每亩增产25%的同时,每千克售价也增加了20%。尽管每亩生产成本增加了35%,但每亩利润也增加了100%。问采用新种植技术后,每亩利润占每亩销售收入的比例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不到25%
25%~35%
35%~45%
超过45%
从我国古代文献看,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稻”字出现,在《诗经》中已将黍、稻并提。春秋以前,因我国北方种稻量少,水稻被列为五谷之末,如“禾、稷、菽、麦、稻”;而至宋代,便因种植数量多而升至五谷之首了,民间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到了明代,更有天下谷类“稻居什七”之说,稻米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水稻从商代开始种植
春秋时期,北方不产水稻
宋代人以稻米为主要粮食
水稻在我国古代长期为五谷之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下列关于新中国农业发展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②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接连实现了新跨越
③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已经建立
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我国沿海地区有大片的盐碱滩涂,过去由于无法种植粮食作物而长期抛荒。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学家艰苦科研攻关,成功培育并种植出了耐盐碱的“海水稻”。这说明:
①人定胜天,人类一定能战胜大自然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技的进步速度取决于人的决心大小
①④
②③
①③
②④
国外某公司从农户手中收购伪步行虫和蟋蟀等昆虫,把它们加工成粉末或油,再与其它食材混合,制成让人吃不出昆虫味道的美味食品。2019年该公司销售这种食品已实现百万美元盈利。联合国粮农组织肯定这家公司的做法,并指出食用昆虫,有利于应对世界性粮食供应紧缺和营养不良的问题。
上述论证若要成立,必须增加的前提是:
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还将持续,开发昆虫等新食材,可有效应对食物需求增长
昆虫富含蛋白质、脂肪、补足维生素和铁的营养成分,是量大低成本的补充食材
国外某权威研究机构称,在本世纪,食用昆虫有利于人口增长和蛋白质消费增加
亚洲、非洲一些缺粮且人口营养不良的地区在大力发展昆虫养殖加工业
人口的激增,让地球的粮食供应面临严峻的考验,有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需要增加70%的耕地,人类才能养活自己。但地球上根本没有这么多可增加的耕地。于是,科学家转向海洋求助:在远离海岸的开阔海域中养鱼,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计,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即将拉开序幕。
根据这段文字,“人类食物的蓝色革命”是指:
对海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其利用率
海水养殖业将逐渐取代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
加大深海养殖的力度,弥补近海养殖的不足
海洋鱼类资源将在人类食物结构中占较大比重
某农村合作社购买了两台新型号收割机,这两台机器收割速度快,而且有助于减少收割过程中的粮食损失。但该农村合作社使用这两台收割机以来,其玉米收割总损失率高达10%,较以往反而有所上升。
以下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使用收割机后,该农村合作社收割玉米的效率大幅提高
两台收割机仅被用于收割部分田地的玉米
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收割机时常出现失误
玉米并不是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随着气候变化,肥料和供水导致了极大的能源和环境成本,如何让作物更好地吸收营养和水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不少人认为只要增加植物根毛的长度,就可以更有效地吸收水和养分,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实践证明,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并保证同一块田地间隔播种作物能极大地提高产量
根毛的寿命很短,仅能存活2~3周便自行脱落,由于更新很快,植物的根部总能保持一个数量相对稳定的根毛区
如果植株过于密集而养料不足,即使增加了根毛长度,也无法保证植物的营养供应
根毛的长度与植物生长激素密切相关,当植物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时,根毛也变长;而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时,根毛也逐渐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