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乡村就业人数40506万人,减少7615万人,农民工数量不断扩大,2011年末达到25278万人。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200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979~2011年7.49%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
2011年末,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末增加17.7辆;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用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部/百人,比2002年末增长1.8倍。
2002年末全国电话普及率约为:
52.7部/百人
50.1部/百人
33.9部/百人
13.7部/百人
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其中乡镇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年末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64355人,比上年末增加8127人。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3389.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9%。年末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6022个,演出15.13万场,观众6569万人次。
201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8%
3%
0.9%
0.4%
2008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75个,文化馆3171个,公共图书馆2825个,博物馆1798个。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广播电视台2069座,教育台45个。有线电视用户16342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503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73部。出版各类报纸445亿份,各类期刊30亿册,图书69亿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398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7267万卷(件)。
2008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30.0万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0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8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2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4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6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591个。卫生技术人员49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万人,注册护士162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69万张。乡镇卫生院3.9万个,床位8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7.4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354.1万例。报告死亡12433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68.01/10万,死亡率0.94/10万。
2008年,全年运动健儿在24个项目中共获得了120个世界冠军,11人2队16次创16项世界纪录。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奖牌总数100枚,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在北京残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位,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2008年末我国拥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量分别是3171个、2825个和1789个。
(2)2008年末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
(3)2008年末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21张。
(4)2008年末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为19.76%。
1项
2项
3项
4项
2019年江苏省金融信贷规模扩大,保险行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37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财产险收入940.9亿元,增长9.6%;寿险收入2215.3亿元,增长11.6%;健康险收入508.8亿元,增长28.8%;意外伤害险收入85.2亿元,增长9.1%。全年保险赔付998.6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财产险赔付534.5亿元,增长4.3%;寿险赔付294.3亿元,下降17.3%,健康险赔付144.8亿元,增长38.7%;意外伤害险赔付25.0亿元,增长4.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见下表。
2019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额度比上年末增长:
8.5%
9.4%
10.2%
10.8%
201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增长12.9%;民用轿车保有量12185万辆,增长12.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416万辆,增长12.5%;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3.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65.0万辆,比上年增加15.6万辆。
按地区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15544万辆、9006万辆、6436万辆。其中,西部地区近五年汽车保有量增加1963万辆,年均增速19.3%,高于东部、中部地区14.6%、16.7%的年均增速。
2017年末,全国机动车驾驶人3.85亿人,近五年年均增加2467万人,汽车驾驶人超3.42亿人。从性别看,男性驾驶人2.74亿人,占71.2%;女性驾驶人1.11亿人,占28.8%,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
2012年末西部地区汽车保有量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为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已率先基本脱贫,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全面下降,2017年末,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1067万人,五年累计下降78.1%;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3.9%下降到0.8%,下降3.1个百分点,已率先基本实现脱贫。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3446万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1112万人,累计减少2334万人,下降幅度为67.7%。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5%下降到3.4%,下降7.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末的5086万人减少到2017年末的1634万人,累计减少3452万人,下降幅度为67.9%;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末的17.6%下降到2017年末的5.6%,下降12.0个百分点。
从贫困区域看,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八省区减贫成效更加突出,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贫困地区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900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4139万人,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总规模的六成;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3.2% 下降至2017年末的7.2%,五年累计下降16.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2个百分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540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3527万人,下降幅度为69.6%;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4.4%下降至2017年末的7.4%,累计下降17.0个百分点,年均下降3.4个百分点。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民族八省区2017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032万人,比2012年末减少2089万人,下降幅度为66.9%,减贫规模占全国农村减贫规模的三成;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21.1%下降至2017年末的6.9%,累计下降14.2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8个百分点。
贫困发生率指的是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材料数据可知,与2012年末相比,我国中部地区2017年末农村总人口:
减少了约113万人
减少了约280万人
增加了约113万人
增加了约280万人
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统计公报分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十二部分,展示了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增速减慢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1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1005万人。
中国政府2009年推出四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中西部投资增长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
200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比上年增长了:
2.53%
1.97%
1.26%
0.64%
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称中国去年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统计公报分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以及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十二部分,展示了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公报显示,截至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增速减慢4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1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1005万人。
中国政府2009年推出四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中西部投资增长高于东部和东北地区。
2007年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是:
15288亿元
15376亿元
15288亿美元
15376亿美元
2015年末,全国网民人数为6882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网民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为50.3%。2015年新增网民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占比分别为46.1%、46.4%。2015年新增网民中,71.5%的人使用手机上网,占比较2014年末提升了7.4个百分点;39.2%的人使用台式电脑上网,较2014年有所下降。
截至2007年末,我国约有多少亿非网民?
10.1
10.6
11.0
11.9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9万人,增长3.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5.8万人;建筑业53.8万人,占11.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3.8万人,占11.0%。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
2013年末与2008年比较,吉林省产业活动单位大约增加:
1.04%
7.6%
3.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