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第二产业用电量3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用电量5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
1~4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8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从不同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第二产业用电量125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第三产业用电量25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7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从不同省份看,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前十位的省份依次为:西藏(17.1%)、新疆(12.5%)、江西(8.3%)、陕西(7.4%)、安徽(7.1%)、北京(6.6%)、浙江(5.7%)、广东(4.8%)、海南(4.8%)、湖北(4.7%)。
2016年1~4月,第一、二、三产业中,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产业有几个:
0
1
2
3
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2008年末市区人口密度最大的比最小的多:
4.5倍
1.5倍
2.5倍
3.5倍
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
23170万
24171万
29636万
31365万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下列关于全国农民工在不同行业从业人数占农民工总数比重的描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从业农民工数占农民工总数比重在2008—2011年间是变化趋势相同
2009—2011年,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农民工数之和占农民工总数的比重均比上年水平有所上升
在六大行业中,2011年中部地区每个行业从业农民工数占农民工总数比重均居三大区域中第二名
与2009年相比,六大行业中有超过一半的行业在2010年的从业农民工数占农民工总数比重没有变化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其中,农业劳动力数为2.94亿。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
农村农业劳动力中,16-20岁年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2%,41-50岁为26.3%,50岁以上为34.4%。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不属于农业劳动力的人口数为()亿。
1.46
2.18
2.94
5.12
2008年宜春市高中招生数占全省高中招生人数的比重为:
8.55%
11.47%
11.58%
12.34%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1)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小的一年是1970年。
(2)第三阶段江苏省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49.2万人。
(3)1958-1978年的20年间江苏省乡村人口增加了20万人。
(4)江苏省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第五阶段。
1个
2个
3个
4个
2019年G省共有农业科研和科技开发机构68个,职工人数4633人,其中1254人有高级职称,1148人有中级职称。全省共有农村科普示范基地554个、科普示范街道(乡镇)145个、科普示范社区(村)1341个。
2018年,G省农业科研和科技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占职工人数比重约为:
60%
70%
80%
90%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6年,全国有近10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29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200万家,而到了2017年,全国农家乐数量已达到了220万家。2017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900万人,较2015年增加了110万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7.2亿人次增至2017年的28亿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1.2%,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0%,较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13~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增长迅速,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2012-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率比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多:
24.4个百分点
26.6个百分点
27.2个百分点
28.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