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6年的进口额年增长率超过25%的年份有:
1个
2个
3个
4个
2006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331家,比上年增加61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分布广泛,但地区分布不均,四川、山西、黑龙江、广西、福建等地较多,分别为136,99,96,94,83家。边远省份数量较少,如海南省仅有一家。云南、西藏、青海各2家。
截止2006年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28家,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9.6%,其中陕西省最多,有11家,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3.4%。辽宁、山东、江苏三地各有9家,并列位居第二,分别占本省中心总数的25%,13.6%,17%。
2006年,根据对123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调查,其在岗职工总数为16927人。其中,35岁以下有7025人,占总人数的41.5%。比上年略有增加;35~50岁有7708人,占总人数的45.5%,比上年略有减少;50岁以上在岗职工所占比例与上年基本一致。
在16927名在岗职工中,有8299人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占总数的49.0%。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429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5114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在岗职工占55.6%。
2006年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
2.9%
3.7%
4.0%
4.8%
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4+3-2-1=
0
1
2007
2008
所有的恐龙都是腿部直立地“站在”地面上的,这不同于冷血爬行动物四肢趴伏在地面上。恐龙的骨组织构造与温血哺乳动物的骨组织构造相似;恐龙的肺部结构和温血动物非常相近。在现代生态系统中(例如非洲草原),温血的捕食者(例如狮子)与被捕食者(例如羚羊)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对北美洲恐龙动物群的统计显示其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比例与这个常数近似。这些都说明恐龙不是呆头呆脑、行动迟缓的冷血动物,而是新陈代谢率高、动作敏捷的温血动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反驳上述推理:
有些海龟骨组织构造与哺乳动物类似,却是冷血动物
鲸类等海生哺乳动物并不是直立的,却是温血动物
关于北美洲恐龙动物群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比例的统计有随意性
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生理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心脏结构而非肺部结构
当史前人类到达世界的新区域时,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大型动物突然灭绝了,较小的物种却幸存下来了。大型的、生长缓慢的动物很容易成为猎物,所以被迅速猎杀直至灭绝。现在类似的情况可能正在海洋中发生。
这段文字提到史前大型动物的灭绝是为了说明:
大型动物更加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当大型动物消失时,小物种幸存了下来
如今大型海洋动物可能面临类似的威胁
生长缓慢的鱼类比生长快的鱼类寿命长
长久以来,心理学家都支持“数学天赋论”:数学能力是人类自打娘胎里出来就有的能力,就连动物也有这种能力。他们认为存在一种天生的数学内核,通过自我慢慢发展,这种数学内核最后会“长”成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数学能力。最近有反对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数学能力没有天赋,只能是文化的产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支持反对者的看法的有:
10~12个月的婴儿已经知道3个黑点和4个黑点是不一样的
数学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的生长模式早已由基因“预设”
经过人为训练的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动物能处理数学问题
绝大多数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数量
人类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既得益于科学家们的辛苦钻研,也离不开实验动物做出的默默牺牲。在药物开发进入临床前,需要做大量动物实验,探究药物的药效、毒性、安全剂量等。然而,人与鼠、猪、狗、兔子等动物毕竟存在不少差别,即使正确认识了动物的生理构造及药物反应规律,也不能将认识结果轻易、盲目地移用到人的身上。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古希腊医学家盖伦根据自己对动物解剖的结果认为,无论是在人的静脉或是动脉中,血液都是作单程运动的,并非循环运动。这当然不符合现代科学观念
宋代《本草衍义》记载,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的胡雁,后胡雁伤愈飞去,今人可以之治跌打扑损。食用自然铜治疗骨折,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1882年,德国罗伯特·科赫利用豚鼠做实验得出结论: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不论来自猴、牛或人均有相同症状,他因此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1957年,一种叫做沙利度胺的妊娠反应药物经过对大鼠试验后被投放市场,一段时间后发现,沙利度胺会造成人类胎儿畸形,但它不会对大鼠胎儿致畸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两栖动物正经历着全球性的种群下降和物种灭绝,下降速度之快、受胁物种之广,居各陆栖脊椎动物类群之首。但奇怪的是,很长时间以来,________________。因为很多两栖动物在远离人类干扰的偏远山区或自然保护区内突然消失,一些解释野生动物濒危的主流假说,如栖息地丧失、人类捕杀、气候变化等,都无法解释大量的两栖动物下降事件。因此,两栖动物的下降也曾一度被称作一场“神秘的下降”。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非野生的两栖动物种群并未出现明显下降
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并没有发生剧烈变化
科学家找不到导致两栖动物种群快速下降的原因
全球两栖动物种群下降现象并未引起科学家的重视
根据所给资料,可以得出2006年劳动报酬占全省GDP比重最大的是: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2003~2006年的进口额年增长率超过25%的年份有()个: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