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盐溶液的浓度为20%,加入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5%。如果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则溶液的浓度变为:
12%
12.5%
13%
10%
某次数学考试结束后,甲班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起对考试成绩进行了预测,具体如下:
1.有人考试没及格。
2.有人考试及格了。
3.班长考试没及格。
成绩公布后,发现三句预测中只有一句话正确。可推知:
甲班同学都没有及格
甲班同学有人没及格
学习委员考试及格了
学习委员考试没及格
某施工队计划用120个劳动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挖土任务,施工25天后,因调走30人,于是每人每天必须多挖1方土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问:在25天后每人每天挖土多少方:
3
4
5
6
次生丑闻:指某地或某人曝出某个丑闻后,又连续牵出的其他丑闻。
下列不属于次生丑闻的是:
某市一官员的“艳照门”传得沸沸扬扬,记者在其政府网站上核查该官员履历时,意外发现网上其他领导的视察照片居然有不少是PS的
在会场上抽天价香烟的某官员被曝光停职后,网民们继续搜索,很快发现他名下有多套来源不明的房产
新华社一篇题为《看似有隐情,其实真忽悠——盘点那些曾经的“官谣”》的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官谣”案例
故宫失窃案见诸报端后,由于故宫方面应对不当,“失窃门”又牵出了“错字门”“会所门”“瞒报门”
人们一般都喜欢追逐日出或日落景观,但绝大部分人可能没意识到,其实在与太阳相反一侧的天空,也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景观,比如说人们能看到的两种大尺度影子景观——“山影”和“地影”。日出或日落前后,在太阳照射下,高大山峰投射出巨大阴影。此时站在该山峰的观测者观察这个阴影,阴影看起来像金字塔,这就是山影,除了登山家或摄影师,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山影和地影,并将它们作为一种景观来欣赏。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大多数人不喜欢欣赏“山影”“地影”景观
人们不把“山影”“地影”作为景观来欣赏
“山影”和“地影”是鲜为人知的山上景观
只有极少数人能发现和欣赏“山影”和“地影”
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坊七巷的历史
三坊七巷的走向
三坊七巷的建筑
三坊七巷的格局
下列各句中如把划线的成语改换成括号里的成语后,句意基本不变的一句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的民间文化艺术也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百花齐放)
他用工笔画画出这一幅幅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作品,非日积月累,何臻于此?(经年累月)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把江南风景描绘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一般的美妙。(重峦叠嶂)
有时,大象无形、大美无言、真水无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完美呈现才真正是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大音希声)
甲、乙二人合作计划30天完成一项工程,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2倍。两人合作10天后,甲的效率提升25%,乙的效率提升50%。又合作10天后,乙因其他任务撤出,甲单独完成剩余任务。问最终工作比预计时间:
早2天
晚2天
早4天
晚4天
有人认为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有效地去治理环境。但是如果等到了严重污染后,再行治理,就需要花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经济代价。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环境治理花费较大
环境治理应防治结合,以防为主
环境问题事关个人切身利益
经济发展要与环境相适应
某集团企业5个分公司分别派出1人去集团总部参加培训,培训后再将5人随机分配到这5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只分配1人。问5个参加培训的人中,有且仅有1人在培训后返回原分公司的概率:
低于20%
在20%~30%之间
在30%~35%之间
大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