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晓辉通过微博发表了多张村委会主任的照片,并相应地配上设计的对白和评论,使用了“死狗”等带有人格贬损性质的言语,以表达对村干部行为的不满,村委会主任对晓辉提起民事诉讼,经过调查,被告晓辉的微博评论并不属实。
此案中,晓辉的行为:
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
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
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侵犯了当事人的身份权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媒体时代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从这些特点出发,对一些文章标题进行________,以适应网络舆论场的传播,这样的做法不可________。但有些“标题党”为吸引眼球,故意制作带有误导性、煽动性的标题,扭曲了原意,误导了读者,滋生了不必要的价值冲突。
精雕细琢,一语道破
全盘否定,一成不变
适度改造,一概否定
改头换面,一笑了之
张某在火车站偷了李某的信用卡,并且持卡消费五万元,张某涉嫌的罪名是:
盗窃罪
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国内战争频发,很多古籍_______海外。时至今日,究竟有多少古籍在海外存藏,还是一个未知数。而将分散在海外至少上百家图书馆的中文古籍全部统计清楚,_______在一个总目录之中,难度可想而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流散 囊括
流落 涵盖
流失 收录
散佚 罗列
现在的诗词普及,还有许多需要留心和甄别的地方。如今市面上诗词普及的图书尤其多,也尤为________。有不少普及读物,其中文字错漏百出,采用的故事也都是________,甚至杜撰而来。作为读者,应该加以甄别,尽量选择学者编写的图书,他们的材料、解读都较为严谨扎实,采用的故事也都有正史作为依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鱼目混珠 稗官野史
滥竽充数 逸闻轶事
鱼龙混杂 道听途说
龙蛇混杂 胡编乱造
某县委办公室主任吴某,吩咐其下属孙某,利用举办会议的机会,通过虚开发票冒领会议经费44860元。孙某自己留下9860元,将其余的35000元交给吴某,吴某据为己有,此事被监察部门发现并移交司法机关,吴某涉嫌的罪名是:
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
受贿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
某次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拿出五种水果,并依次编号为①—⑤,然后要求小朋友说出其中任意两种水果的名称。
小李说:③是苹果,②是龙眼。
小赵说:④是香蕉,②是猕猴桃。
小钱说:①是香蕉,⑤是梨子。
小孙说:④是梨子,③是猕猴桃。
小王说:②是苹果,⑤是龙眼。
结果是他们每人只说对了一半,根据以上条件下列正确的是:
①是香蕉,②是苹果
②是猕猴桃,③是梨子
③是苹果,④是梨子
④是龙眼,⑤是梨子
所谓“以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作为被告”,其实只是针对预立案程序而言的。这样,网络侵权的原告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被告身份的相关信息,可以查实的正式立案审理,无法查明的则不予受理。由此可见,这么做实际是原告请求法院通过其调查权,来查明IP地址或者网络名称背后的人,将调查核实“被告人具体身份”的权力转移给了法院。原告并不具备特别调查权,多数公众也都没有技术手段来进行网络追踪。如果法院介入后仍然无法查清,还是不会受理。只要没有明确的被告,原告的诉讼就失去了意义——且不说庭审过程中,“被告”无法进行辩护,就算原告赢得了官司,也没有责任人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介绍网络时代处理法律问题面临的困境
分析原告在网络侵权案件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解析法院在处理案件中被告人身份确定的重要性
说明网络侵权案件中明确被告人的方式及其意义
宁某系某公安局刑事警察,在下班回家路上发现有人斗殴,便上前制止。当宁某发现其中一方为有过隙的李某时,便叱喝其住手。李某发现是宁某遂破口大骂。宁某听得怒火顿起,拔枪将李某大腿击伤。
根据《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李某能否获得国家赔偿?
能,因为宁某系公安人员,且损害是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生
不能,因为宁某的行为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能,因宁某的行为属于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情形
不能,因宁某是刑事警察,无治安管理职权,且宁某是在下班时间做出的行为
王某在大街上遛狗。张某故意挑逗狗,之后跑掉,结果狗将路过的孙某咬伤,并继续追赶孙某。王某为阻止狗继续伤人,在狗不听使唤的情况下,用木棍将狗的腿打断。
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孙某可以向张某或王某要求赔偿
孙某只能向王某要求赔偿
孙某要求王某承担赔偿责任,必须证明王某存在过错
王某不能要求张某赔偿狗受伤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