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明知某电器产品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仍然大量进货销售,销售金额达80万元。某企业因使用这种电器造成短路,引起火灾,致3人轻伤,部分厂房被烧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王某的行为已构成失火罪
王某的行为已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对王某应按照失火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一个重罪定罪处罚
对王某应按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过失伤人罪,数罪并罚
刘某盗用五保户谢某的身份信息,将其列为受雇的工人虚构工资账目,获得了税收减免,当地民政部门核查低保人员的信息时发现谢某收入超标,于是停发其特困经济补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谢某被民政部门停发的特困经济补助,应由刘某给予赔偿
刘某应将盗用谢某身份信息获得减免的税款,支付给谢某
民政部门工作失误,应向谢某补发被停发的特困经济补助
刘某应按照工资账目所记载的数额,向谢某支付影响工资
清代,有一商人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推断:
在社会生活中,有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不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钱
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少数人讲信用
钱对人们的生活并不重要
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特色饮食与代表性文化对应错误的是:
傣族—馕—孔雀舞
蒙古族—手抓羊肉—蒙古长调
朝鲜族—泡菜—《阿里郎》民谣
藏族—酥油茶—《格萨尔王》长诗
张家有甲、乙、丙三兄弟,甲幼年时被送给赵某作养子。甲结婚时,赵某为其盖了新房,后因失火导致该房屋被烧毁。甲的生母就将其住房腾出一间让甲夫妇及赵某居住。不久,甲的生母病故,对于甲的生母的遗产,有继承权的是:
乙和丙
甲、乙和丙
乙、丙和赵某
甲、乙、丙和赵某
某超市为顾客提供免费寄存服务。一日超市顶上商户水管漏水,水淹到低层寄存柜,致王某放在柜中的手机进水损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超市有过失,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漏水属不可抗力,超市不承担赔偿责任
超市系无偿保管且无重大过失,不予赔偿
主要责任在漏水商户,超市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基本案情:2013年2月19日,张某向S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申请获取“本市116地块项目土地出让金缴款凭证”的政府信息。S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经至其档案中心以“缴款凭证”为关键词进行手工查找,未找到名为“缴款凭证”的116地块项目土地出让金缴款凭证的政府信息,遂认定其未制作过原告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项答复张某,其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张某不服,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政府信息公开答复。
裁判结果:经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申请公开的相关缴款凭证,应泛指被告收取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缴纳本市116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形成的书面凭证。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证明缴纳款项凭证的名称或许为缴款凭证,或许为收据、发票等,并不局限于缴款凭证的表述。原告作为普通公民,认为其无法知晓相关缴款凭证的规范名称,仅以此缴款凭证描述其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内容的主张具有合理性。而与之相对应,被告系本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知晓其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开具给土地使用权受让人的凭证的规范名称,但在未与原告确认的前提下,擅自认为原告仅要求获取名称为缴款凭证的相关政府信息,并仅以缴款凭证为关键词至其档案中心进行检索,显然检索方式失当,应为未能尽到检索义务,据此所认定的相关政府信息不存在的结论,也属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判决撤销被诉政府信息公开答复,责令被告重新作出答复。一审宣判后,当事人均未上诉,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张某不服S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政府信息公开答复,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政府信息公开答复。起诉时,张某:
应当向法院提供该政府信息公开答复
应当聘请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
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被告存有该政府信息
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应从知道被告做出信息公开答复之日开始计算
某超市出售四种水果礼盒,其中礼盒一有3颗苹果4颗梨,售价20元;礼盒二有4颗苹果3颗梨,售价22元;礼盒三有5颗苹果6颗梨,售价32元;礼盒四有6颗苹果2颗梨,售价28元。小张从中选购得到11颗苹果8颗梨,请问小张结账时要支付多少钱?
40
60
68
73
某商店销售一批尾货服装,在进价基础上溢价20%销售,销售一定数量后为尽快回收资金,计划将剩余的服装降价销售。商家发现如果以进价的70%销售的话,总销售收入与进价将相同。如商家希望获得相当于进价10%的利润,则剩余服装应在进价基础上:
降价5%
降价10%
涨价5%
涨价10%
2013年4月,吴某在微博上散布H7N9禽流感在宁波某地爆发的谣言。当地警方依法对其作出拘留五日的处罚。吴某的行为属于:
违纪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