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展览馆计划4月上旬接待5个单位来参观,其中2个单位人较多,分别连续参观3天和2天,其他单位只参观1天,且每天最多只接待1个单位。问:参观的时间安排共( )种。
30
120
2520
30240
2011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8458.69万人
30719.58万人
18499万人
12260.89万人
甲、乙两个工程队需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某项工程。若甲、乙两队合作,则恰好能按期完成;若甲的效率提高,乙的效率提高
,则用原定工期
即可完成;若乙的效率降低
,则需要推迟2天才能完成。那么,该工程原定的工期为:
10天
12天
16天
18天
村民王某提出宅基地使用申请,乡政府审核后报县土地主管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县水利主管部门巡查时发现王某的房屋建在泄洪区,便责令王某停止建设,并自行拆除已建部分。王某不服水利部门的处罚。
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法院应将乡政府列为共同被告
法院应将县土地主管部门列为第三人
法院应判决县土地部门赔偿王某的损失
法院应告知王某先复议,不服后方可起诉
个体户崔某为使自己的劣质酱油能在某超市上柜,为超市部门主管汤某安排了一次全家境外游,并为汤某的儿子入学缴纳了3万元的赞助费。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这一行为属于:
混淆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
独占排挤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
某化工厂将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流入张某的鱼塘,造成绝大部分鱼死亡。该厂承认其侵权,但不能接受张某提出的赔偿数额。对此,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
张某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3年
张某可以请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张某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张某必须先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在以2015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江苏最终样本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0.94%。调查显示:2015年11月1日零时江苏常住人口为7973万人,同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7万人,增长1.36%。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64万人,占13.35%;15~64岁人口为5910万人,占74.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12.5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4个百分点。
全省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1230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13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2741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744万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0~14岁人口比重比65岁及以上人口:
少0.48个百分点
少2.12个百分点
多0.48个百分点
多2.12个百分点
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54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死亡人口966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同比增加327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同比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同比减少1434万人。
201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9602万人。
2012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22287万人,占总人口的16.5%;15~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2%;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2012年,中国大陆1~14岁(含不满15周岁)的人口数量为:
20652万人
23922万人
22287万人
1635万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开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是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是人民调解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自2011年国务院颁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旧区改造工作开始适用房屋征收新政。新政以政府实施、公众参与、补偿透明、程序规范等特点加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有效遏制了拆迁旧政中存在的前紧后松、暗箱操作、暴力强拆等问题,公正、公开、公平的制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可,旧区改造速度得以加快,居民满意度得以提升。为积极应对近年来房屋征收矛盾多发、频发的现状,为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优势向矛盾纠纷积聚领域进一步延伸,A市各区逐步在房屋征收实践中引入人民调解工作,并不断完善。
在A市的房屋征收实践中,近年来产生的房屋征收民间纠纷主要有三类:一是家庭内部矛盾,包括房产确权、补偿款分割、补偿方式不一致、财产分割后的履行保障纠纷,以及连带产生的老年人赡养、未成年人抚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抚养等纠纷;二是被征收房屋房东与租客之间的租赁纠纷,主要涉及用以经营的店铺或门面房;三是对一些建筑物、附属物、混合物的认定引起的邻里纠纷。其中第一、第二类纠纷属于人民调解的可调范围,第三种需由专业部门依据事实认定,实践中第一类纠纷占绝大多数。
例如,B区在旧区改造任务最繁重的S街道和J街道,采取由街道办事处牵头,在房屋征收基地设立由分管综合司法工作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人民调解组,街道司法所全体成员、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员、居委调解干部、律师、民警、退休法官等任组员,在征收基地区域设立专门的接待场所,回答居民的法律咨询、受理调解申请并开展具体的调解工作。户籍在J街道72街坊某号的王某,因诈骗罪被判刑13年,已服刑8年。由于该户目前由其前妻姚某承租,王某非常担心其安置权益被忽略,出狱后无家可归,故向司法所帮教人员提出希望通过征收补偿得到一套住房。司法所立即联系征收事务所了解情况。之后,司法所会同调解工作室,牵头征收事务所和居委会,主动与姚某接触,开展矛盾化解工作。通过数次与姚某的沟通,及进监做王某的工作,双方终于就调解方案达成一致。姚某将价值59万的安置房登记在王某名下,并表示给予王某适当的装修费。王某的旧改权益,在多方努力下得到了维护,他出狱后的生活也获得了保障。
材料中J街道72街坊某号王某的案例,主要体现了房屋征收人民调解制度中的()原则。
以法律服务帮助居民自行化解纠纷
均衡利益助推搬迁
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和解
保障特殊群体权益
法律事件是指由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有这样一种情形:王某与张某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合同约定王某在一个月内为张某加工某种石料,在遇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情形下,王某可延期交付。合同签订后第二天,当地即发生洪涝灾害,但王某仍如期完成,并将石料交付给张某。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王某和张某签订合同
当地发生洪涝灾害
王某如期完成加工
王某将石料交付给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