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会更“热血”,更冲动,更容易冒险,有研究显示,这跟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有关。前额叶皮层具有负责调控注意力、作出计划、理性思考、调控情绪的能力,这部分皮层一般要等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因此,25岁之前谈理智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青少年时期的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很旺盛,使得青少年更喜欢新鲜刺激的游戏
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相对青少年时期更加幼稚和不成熟,但也能逐渐学会控制大小便
大脑有“用进废退”的现象,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可通过不断训练而促进其成熟
很多中年人也经常有冲动冒险、情绪失控的行为,前额叶皮层发育完全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很理智
CNNIC于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达2.53亿,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尽管如此,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1%,仍然低于21.1%的全球平均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国网民人数增加了9100万,是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长56.2%。仅2008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净增量就达4300万。统计表明,我国网站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08年7月共有网站191.9万个,同比增长率为46.39%;其中CN域名下的网站数为136.9万个。
2008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30岁以上所占的比重约为:
28%
30%
33%
35%
友谊是获得人生幸福的重要途径。按照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说法,“友谊只存在于好人之间,终生不渝的友谊是最难的事情”;另一位西班牙哲学家乔洛·商塔亚纳认为,“友谊几乎都是一颗心的一部分与另一颗心的一部分之结合,人们只能是局部的朋友”。
以上陈述如果为真,则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终生不渝的友谊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坏人与坏人之间一定不会存在友谊
好人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局部的友谊
友谊是获得人生幸福的最重要途径
张某与郑某都是足球爱好者,两人互不相识。某周末,张某、郑某等人通过微信球友群相约踢足球。踢球过程中,在张某进攻、郑某防守时,双方发生了肢体碰撞,张某受伤倒地。经医院诊断,张某韧带撕裂。于是张某起诉郑某要求其承担的赔偿责任,支付各项损失共计15万余元。
对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张某自愿参加踢球,郑某没有故意加害行为,所以损害后果应由张某自担
张某、郑某以及其他参与踢球者应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张某的起诉对象应是活动组织者和微信群主
张某起诉郑某理由充分,合理合法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它并不叫筷子,而是叫箸或筴,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一样,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称箸为筷。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字上加上了竹字头,因为筷子大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知道的名字“筷”。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筷子的:
得名过程
历史演变
文献记载
出现年代
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的舞蹈剧《英雄儿女》以宏伟壮阔的叙事风格、史诗般的影像_______、沉浸式的体验,带领观众走进抗美援朝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该剧汇集多种舞蹈形态,舞美运用高科技手段,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并以油画的美术风格力图_______那个时代的真实色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 描摹
质感 还原
效果 表现
元素 展示
边塞诗:指以军旅生活或边塞生活经历为题材,主要表现边塞风光、边疆战士艰苦生活、将士杀敌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情思等主题。
下列不属于边塞诗的是: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佺期《杂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国宝”,中华大地上还有不少动物正处于、或正在走向“濒危”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所面临的危险还未被重视,甚至它们的名字和样子都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默默无闻
鲜为人知
无人问津
一无所知
朱元璋还曾命令手下的天文学家对中国和阿拉伯天文历法系统进行会通,即“欲合而为一,以成一代之历志”,通过将两者结合,制定出一部更为_________的历法。因为两种天文系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最终未能如愿,但这两种历法在明代_________都被相互参用,成为官方正式采用的两部历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精细 的的确确
明确 或多或少
优秀 毫无疑问
杰出 自始至终
广义的对话的目的是寻求“对于相关主题的真正理解”,即通过不同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到对于具体问题的“视界的融合”,它不是对主体间关于相关主题的理解和阐释的差异的简单抹平与消解,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共识,从而促进不同主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和阐释。
根据这段话,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对话是为了消除误解和差异,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达到平等协调统一
对话是为了更好地彼此沟通,建立友谊
对话是对于不同具体问题的不同理解的自由表达
对话是为了寻求对于具体问题的深层理解和阐释,但并不否认差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