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上年同期,2008年7月城市跟农村商品价格涨幅相差最小的商品是:
化妆品
服装、鞋帽
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
书报杂志及电子出版物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全面放缓。2008年美国前三季度GDP环比分别增长0.9%、2.8%和下降0.5%;欧元区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7%,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下降0.2%;日本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6%,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下降1.0%和0.5%;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从第一季度的8.5%、5.8%、7.1%和6%回落至6.4%、3.9%、5.8%和4%;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第三季度GDP同比分别下降1%和0.6%,均为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一季度分别增长6.2%和6.9%。
新加坡在2008年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速度为:
6.2%
6.9%
1%
0.6%
假定2008年粮食产量同比增长速度1%,则其反映绝对量增长:
501.5万吨
498.0万吨
350.0万吨
365.0万吨
若按2007年的固定电话增长率保持不变,预计到2008年年末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数是多少?
36779万户
36545万户
36311万户
36312万户
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6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6.13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3.42亿元,增长13.6%。主要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人均GDP按当年汇率(1美元=6.8282元人民币)折算超过64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8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专利授权量均继续居全国第一。
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727.1亿元,增长14.6%。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3.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6.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增长14.6%,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5%,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27.3%。全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288.8亿元,增长18.9%,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1987亿元,增长19.5%。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
与2008年相比,2009年江苏省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
无法确定
上升了
下降了
不变
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764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4780万人增加到2831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960万人减少到48090万人,年均减少218万人。
城镇与乡村就业人员比例最高的是哪一年()
2002
2003
2005
2006
201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比2012年增加了3954元,增幅回落3.3个百分点。分行业门类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4060元,比2012年增加了454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2854元,比2012年增加了6256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37253元,比2012年增加了4557元;教育行业31521元,比2012年增加了4896元;农林牧渔业2464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5%,同比增长12.2%;住宿和餐饮业2735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4%,同比增长14.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748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4%,同比增长14.2%。
2013年,河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8135元,同比增长11.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分设区市来看,各设区市及省垂管县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达到2.4万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5个市,分别是唐山31449元,廊坊29918元、秦皇岛29130元、石家庄28902元、沧州2844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个市分别是承德27962元、保定27083元、衡水25882元、邯郸25591元、张家口25456元和邢台25358元。最低与最高平均工资相差6091元,差距比上年缩小561元。
2012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比河北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
4571元
4378元
3875元
3587元
2016年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人员1270.87万人。其中女性645.40万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186.16万人、321.29万人、763.42万人;年龄35岁及以下的有127万人。36-54岁的有524.90万人、55岁及以上的有618.87万人。
2016年苏南地区的女性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占全省女性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比重与苏北地区的相差:
14.0个百分点
27.2个百分点
31.7个百分点
45.0个百分点
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581个,比上年末减少214个;从业人员43.69万人,增加2.44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2060个,占11.7%,从业人员10.75万人,占24.6%。
2020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25.61万场,比上年下降24.0%;国内观众8.93亿人次,下降27.4%;演出收入86.63亿元,下降31.7%。
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13.38万场,比上年下降14.9%;观众0.86亿人次,下降27.9%。
2020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1785.7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2.2%;全国图书总藏量117929.99万册,增长6.1%;阅览室坐席数126.47万个,增长6.2%;计算机226234台,增加419台;其中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43714台,减少2022台。
2020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687个,比上年末减少386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2825个,减少705个。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85076人,比上年末减少499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075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7969人。
2020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从业人员占比约为:
8%
14%
27%
38%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 ;所占比重达到43.5% ,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40.8% ,年均增长1.2% ;所占比重为56.5% ,下降23.8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7.1% ,所占比重达到了34% ,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
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6.4% ;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万人 ,比重为8.4% ;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为0.4% ;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万人,比重1.7% 。
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
1762.0万人
2500.5万人
2967.8万人
35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