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正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2008陕西064】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4+3-2-1=
0
1
2007
2008
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是在某一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或次文化群中被使用的语言,它是由不同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受教育程度因素或这些因素构成的社区交际习惯所形成的语言差异。主要差别是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及一些特殊词汇的使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贵族语言
学生腔
法律术语
客家话
植树节到来之际,120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分成人数不等且每组不少于10人的六个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则参加人数第二多的组最多有多少人: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某学校2012年5月份有在校生15000人,6月份毕业的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X,剩下的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X。9月份新生入校时发现新生的男女比例也是1:X,最终发现9月份在校生总人数比5月份多3000人,其中男生6000人。问5月份在校生中的男生人数为多少人?
5000人
6000人
9000人
3000人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开局年。中央已经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增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要着重考虑: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
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培植规模经营新优势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植市场竞争新优势
深化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新优势
社会性别是一个能够影响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状况的重要变量,其对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六省为个案,从量化层面考察社会性别对于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并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讨论和解释。本研究以在中部六省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4份。
公民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民的参与动机、参与努力和参与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了“你了解国家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的问题。该问题为单选,具体回答情况见表1。
从以上三大渠道获取政策信息的人数合计占总数的比例是:
91.03%
90.88%
90.97%
91.3%
六省从业人数比例最悬殊的生产性服务业是: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产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将下面左图进行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2008湖北省(A卷)059】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媒体A报道称:今年以来,患季节性皮肤病的人数大幅上升,这是因为城市水污染日益严重和空气质量恶化造成的。
媒体B报道称:患季节性皮肤病的人数大幅上升与城市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人们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媒体B的观点提出质疑:
目前7-12周岁儿童的身体素质比10年前普遍下降
大多数春季患皮肤病的人,在秋冬季节症状会有所好转
环保局承认,城市水污染和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游泳运动员患季节性皮肤病的人数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