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系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在2006年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张某对该考核结果不服,他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是: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对原处理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他可以自知道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控诉
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事部门申请复核
某省人民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省人民政府的这项行为属于:
行政征用
行政征收
行政征购
行政没收
我国最基层人民政府是:
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
村民委员会
社区居委会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下放部分行政执法职权并实行综合执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共计431项行政执法职权下放至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下列与该决定相关说法有误的是:
街道、乡镇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名义开展执法工作
有助于破解长期以来“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基层执法难题
应尽量安排执法人员到一线从事执法工作,执法辅助人员可以独立开展执法活动
区有关部门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的业务指导,协助其开展执法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略有删节的公文部分内容,阅读之后回答下题。
第一节 传承千年运河,滋养流动的精神家园
第41条 构建“一河两道三区”发展格局
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对文物本体及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打造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样板区,规划大运河文化主题展示区,建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大运河为轴线,建设全线滨河绿道及重点游船通航河道,结合大运河沿线不同特点,打造大运河文化展示区、大运河生态景观区和疏解整治提升区,构建“一河两道三区”的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传承大运河文化,激活沿线发展活力,进一步擦亮世界公认的国家文化符号。
第42条 系统开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________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清单,系统开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工作。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逐步疏导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设施、项目,________做好沿线古桥、古闸、古码头、古仓库等建筑遗迹和文物的保护修缮,聚焦重要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文物展览开放空间。加强路县故城遗址和通州古城整体保护利用,在活态保护中留住漕运古城风貌。推进重点片区的疏解搬迁与整治提升,规划建设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有效恢复历史景观格局。
第43条 ______________
聚焦北运河、通惠河、萧太后河等大运河重要水系,开展综合治理,全面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实现沿线污水全处理,河道水体全面还清。加强老城内历史水系保护,研究制定古河道恢复和景观设计方案,串联沿线闸桥古迹,增加人文景观和配套设施,展现古桥纵横、古屋比邻、商铺连绵、水穿街巷的亲水休闲历史风貌。做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两岸景观整体规划,精心打理水系,贯通亲水步道,打造高品质生态景观廊道。在大运河沿线构建大尺度绿色开放空间,更好服务群众休闲游憩。
第44条 打造文化旅游魅力走廊
做好“三庙一塔”周边风貌管控,优化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品质,积极创建集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北京(通州)大运河国家5A景区。整合大运河水系、城市森林、文化遗产等资源,2021年实现北运河北京段通航,远期推进与天津、河北段通航,打造大运河水上旅游精品线路。统筹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保护张家湾古镇、漷县古镇,精心打造昌平白浮村、朝阳高碑店村、通州皇木厂村等传承大运河历史文化的特色古村落,促进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统一。利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展示好大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
第45条 编织协同发展文化纽带
加大与天津、河北的工作对接力度,共同加强大运河京津冀段遗产保护,加快梳理大运河历史文脉。协同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按照统一标准,加强大运河水环境保护,整体塑造大运河沿线风貌,带动大运河周边区域发展。用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等合作机制,联合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传播推广。
根据第45条,如果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拟共同印发一份关于加强大运河京津冀段遗产保护的文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该公文应由三省市发文机关办公厅负责审核
该公文应由三省市发文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该公文应由三省市同级机关联合行文
该公文成文日期应为负责主要起草工作的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日期
乡镇人民政府是: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立法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________负责制。
行政首长
政府全体会议
政府常务会议与行政首长
委员会
自2022年3月12日起施行的修正后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建设:
服务型政府
廉洁型政府
法治型政府
效能型政府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各级人民政府是各级国家( )的执行机关。
权力机关
共产党组织
司法机关
社会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
《宪法》
《刑事诉讼法》
《婚姻法》
《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