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必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区域限批、行业限批管理,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强化典型案件挂牌督办,是解决突出环境违法案件的有效形式。加快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这是控制污染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要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这包括:
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环境执法人员要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敢于碰硬、排除干扰,严肃执法纪律,规范执法行为
各级领导要关心执法队伍建设,支持执法部门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要抓紧完善环境法规体系,提高准入门槛,加大处罚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环境整治关键要不留死角、不存盲点,光靠人为监管恐怕会_______。目前“互联网+”数字技术已成为环境监测的利器,为生态环境监测布下“天罗地网”。这张网使任何“_______”,都能充分暴露在数据“阳光”之下,让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变得更加_______、更加具象。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捉襟见肘 一举一动 有效
力不从心 风吹草动 精细
顾此失彼 小打小闹 动态
收效甚微 蛛丝马迹 直观
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措施的是:
政府规定每平方公顷草场放牧的牧畜数量
某地政府出资修缮年久失修的道路,并规定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禁止通行
为防止外人随意游牧,政府将草场划分给牧民个人并在边界安装围栏
某风景区旅游区规定,每天进入景区的旅游人数不得超过1000人
材料一:
终于,在离“家”17个月后,云南北移亚洲象群的14只大象跨越元江,平安回归栖息地。这段时间,“断鼻家族”一路向北,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我们为象群集体倒地睡觉的照片而惊叹,也为竭力保证象群一路生活所需默默努力的人们而感动。象群为何不再害怕人类?从受采访者的话语中,我们能窥见端倪。“大象也饿了,它也不是故意的。”“没吃多少玉米,这些玉米都无所谓。”“可能它走掉,我还会关切,还会想它。”_______________。人们自觉承担起保护亚洲象的责任,让涓涓细流汇聚出了磅礴的力量,为亚洲象一路北上提供了重要保障。
青山绿水之间,亚洲象一路“逛吃”,人类紧随其后实时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展现出我们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高质量的发展,绝不以损害大自然为前提。人生于天地之中,应当善待草木山川、珍惜鸟兽虫鱼,因为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此次,大象成功归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也传递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国始终在路上”的决心。
材料二:
生产力是文明的基础和动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劳动要素,生产力便会成为“无米之炊”。劳动和自然界的馈赠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和来源。先进生产力不仅是在持续的自然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经济生产力永续发展的生产力,而且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和方向发展的生产力。只有以此为经济基础,才能保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永续性。
现代化代表着当下的先进生产力。按照资本逻辑推进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以此为鉴,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要将生态化作为现代化的前提、内容、方向。
现代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西方现代化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顺序,并将生态化纳入到了现代化当中,形成了生态现代化范式。现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任务尚未完全完成,工业化进入到了中后期发展阶段,信息化已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才能赶超西方现代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就是要系统集成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升级换代。这样就开辟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根据材料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的是:
2020年北京市共完成148条道路、382公里自行车道整治任务,核心区主干路自行车道整治实现全覆盖,王府井、CBD等一批慢行示范区建成,市民“伴着街景骑回家”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累计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退出企业主要集中在建材、机械制造与加工、家具和木制品加工等行业
城市副中心因地制宜,用背街小巷周边腾出的可利用空间,在居民停车需求强烈的街区开辟了便民停车场;在“溜娃”需求强烈的街区增设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在养老需求强烈的街区建起了养老驿站
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针对不同重点突出区域,采取不同的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落实方案。如餐饮区设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桶;办公区张贴(展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宣传画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种多样,各地开发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实行差别化开发管理,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对上文理解不准确的是: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决定了绿色发展格局
不同地区的绿色发展方式应有差异
城镇建设规划需要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自然界产生的电磁辐射,又称为环境电磁波的本底辐射。本底辐射对人类生存环境无不良影响。“阳光也是一种电磁辐射,亿万年来我们正是依靠阳光的照射才生存到现在。”但是,另外一类电磁辐射源所发射的电磁波,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资料显示,环境中的电磁波辐射源包括人类发明、制造和使用的能够产生辐射电磁波的一切电子仪器、装置和设备。这一类电磁辐射源,被称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阳光属于本底辐射中的一种
雷达属于电磁波辐射污染源
电磁波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本底辐射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为了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某市派出4位专家(甲、乙、丙、丁)前往某山区3个勘探点进行环境检测,要求每个勘探点至少安排一名专家。那么甲、乙两名专家去了不同勘探点的概率是:
2019年3月,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中国代表团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共同发布声明宣布,中国将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聚焦( )主题。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
“塑战塑决”
“空气污染”
“绿色经济”
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是将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系列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可分为两类:(1)时期数列:每个指标都表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各指标值可以相加,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2)时点数列:每个指标都表示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时刻)上的数量,各指标值不能相加,指标数值大小和“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每个指标通常都是定期(间断)登记取得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2016~2020年某市税收情况
2017~2020年某公司员工人数情况
2021年1~5月某地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
2020年某地区各季度电动汽车生产产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指的“环境”不包括:
大气
人文遗迹
城市
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