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测得的哈勃常数为74km/s/Mpc,比由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卫星测得的67.8km/s/Mpc高出9%,星系远离银河系的速度和星系与银河系的距离之间的比例大致恒定,这一比率被称为哈勃常数,该数值与宇宙的年龄直接相关——哈勃常数数值越大,宇宙的年龄就越小。如果我们接受哈勃常数为里斯所测得的值,其比之前测得的要高出9%,那么由它测出的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年轻约10亿年的宇宙
一个年老约10亿年的宇宙
一个扩大约10亿光年的宇宙
一个缩小约10亿光年的宇宙
把(1)、(2)、(3)图形组合时,形成的图形是:【2012-上海B-045】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1)连降大雪
(2)形成雪灾
(3)家园被毁
(4)家园重建
(5)奋起自救
1-2-3-5-4
2-4-5-3-1
1-2-4-5-3
5-1-4-3-2
一次长跑比赛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比赛中,最后一名在距离第3圈终点150米处被第1名完成超圈(即比他多跑1圈),50秒后,他又在距离第3圈终点45米处被第2名完成超圈。假定所有选手均是匀速,那么第2名速度约为:
2.83米/秒
2.9米/秒
2.82米/秒
2.1米/秒
目前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低碳生活”是指要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倡导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
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
轿车定期更换机油
使用一次性纸杯
周末,某大学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步行回家
因为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原来春夏多在秦岭深山生活的花杜鹃逐渐迁移到东北大兴安岭,就在花杜鹃在大兴安岭大量繁殖的时候,柳莺的数量却在大量减少。由于花杜鹃的食物和柳莺完全不同,所以柳莺的大量减少与花杜鹃的大量增加无关。
以下哪个如果正确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各种森林害虫都是花杜鹃的美食,而柳莺的惟一食物是松毛虫
花杜鹃没有搭巢本能,为了繁殖后代花杜鹃只能把蛋产在柳莺巢中
柳莺和花杜鹃都以森林害虫为食,但是花杜鹃不吃柳莺的主要食物松毛虫
花杜鹃幼鸟只能在柳莺的巢中孵育,小花杜鹃会杀死同巢的小柳莺
①几百万年前,气候变化导致森林退化,人类祖先被迫走出森林,到草原上生活。这被认为是人类与其生活在森林里的类人猿亲戚们分化的关键时刻。传统观点认为,在草原上,猿人们很快过上了狩猎者的生活。作为灵长类生物,他们并不具备强健的肌肉和锋利的牙齿,仅凭体力很难成功捕获猎物,不得不依靠精细的社会分工进行合作,并通过发明各种工具和武器捕猎求生。捕猎所获肉食,使得他们获得了丰富的蛋白质,对大脑发育也有某种助益。总之,狩猎的生活方式最终塑造了我们目前熟悉的人类。
②然而,这个观点也并非没有漏洞。在原始人类究竟是否为狩猎者这个问题上,学界始终有不同意见。唐娜·哈特与罗伯特·W.苏斯曼就在他们所著的《被狩猎的人类:灵长类、捕食者和人类的演化》中提出了“人类猎物假说”。他们认为猿人不是猎人,而是各种食肉动物的猎物。这个假说有不少证据支持,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原始人类遗留的骨骼中经常包含明显的被啃咬的痕迹。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头骨底部有巨大破口,研究者曾一直认为这个现象证明了北京猿人有“人吃人”的习惯。实际上,这一损伤更可能是鬣狗啃噬造成的。在远古时代,有些种类的鬣狗体型巨大,完全有能力咬碎猿人的头骨。
③那么,“原始人类是各种食肉动物的猎物”这个假说对于解释人类的进化又有什么意义呢?哈特和苏斯曼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他们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声音警报,在此声音信号系统上继续发展,便慢慢奠定了语言形成的基础。支持“人类猎物假说”的学者认为,人类形成复杂的大脑功能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协调狩猎行为,而是为了挫败食肉动物的攻击。具有一定智慧的复杂大脑可以使原始人类更好地互相协调,从而及时制订躲避乃至反制策略。
④除了上述“人类猎物假说”,还有另外一种假说,即“人类长跑者假说”。该观点认为原始人类很可能属于一种本着“机会主义”生存原则的食腐动物,需要长时间在非洲草原四处游走,寻找新鲜的动物尸体食用。这个假说可以解释现代人类为何具有较强的耐力这一事实。虽然人类的冲刺能力不如很多食肉或食草动物,但是如果在炎热的非洲草原上进行万米长跑比赛,大部分哺乳动物会输给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的骨骼与韧带结构更适合长距离奔跑。人类还可以高效利用分布于全身的汗腺来控制体温,防止在炎热环境下长距离奔跑导致的躯体过热。此外,直立行走的姿态和人类的胸腔结构,使人类能在奔跑时更好地调节呼吸。
⑤实际上,在上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生态位并非一成不变,上述假说也许都不全面。真正的人类故事很可能是古老的猿类从猎物和食腐动物向猎人演变的过程,他们作为“猎物”“食腐者”所进化出的一些特征,比如为防止被捕猎而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为了适应食腐生活而逐渐形成的适合长跑的身体结构等,很可能也为后来人类成为“猎人”打下了基础。当人类祖先真正成为合格的猎人之后,智人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改变了其他各种生物的命运,也让整个地球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章的哪个位置?
在这种食腐生活模式下,人类进化成了一种需要花大量精力进行“战略思考”的生物。比如,原始人类可能具有一定的计划能力和交流能力,以便在不同个体之间交换动物尸体位置的信息。这些也许对人类大脑的进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①和②之间
②和③之间
③和④之间
④和⑤之间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与无废城市建设无关的是:
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甲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酒店争创活动;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生产、销售和使用,减少塑料污染
乙市是有色金属基地,2018年以前,工业固体废物年均产生量约1500吨,年均综合利用量不足10吨。经努力,现在废物产生量降至1450吨以下,综合利用量超过1200吨
丙市对建筑废物作减法,推动建成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力促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采用装配方式进行建设,既发展了生产技术,又提高了绿色建筑比例,减少了建筑废物
丁市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大力治理因长期粗放开发导致的生态危机,城市绿化覆盖率恢复到37.9%,建成4A级景区4个,3A级2个,被评为省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数字产业化,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通过信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数字产业化的是:
当下各类打车软件的推出,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人工智能在汽车生产线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物流公司运用仓储机器人分拣包裏,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提升了效率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数字故宫”,让世界各地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到参观故宫的乐趣
将一个圆盘形零件匀速向下浸入水中。问以下哪个坐标图能准确反映浸入深度AO及圆盘与水面的接触部位长度CD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