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全国耕地保有量提出了约束性目标。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这条红线。这条红线是指:
不少于17亿亩
不少于18亿亩
不少于19亿亩
不少于20亿亩
城市环境和市民的生活方式是互相_______的,非汽车城市的环境,往往给运动留下诸多_______,鼓励人们从事体育锻炼,大家都喜欢户外运动,因而更加珍惜环境,愿意把一切都维护成这样,有了环境,则又_______更多的人参加户外活动,使更多的人关心环境,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融合 可能 促使
塑造 便利 刺激
补充 空间 迫使
促进 便捷 导致
甲乙丙三个志愿者共同照顾李奶奶,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丙每6天去一次。如果他们三个于5月5日在李奶奶家同时见面,则他们三人下次在李奶奶家同时见面的时间是:
7月4日
7月5日
9月1日
9月2日
2008年之前国内新培植的大豆品种平均产油率仍低于原产于某国的大豆,但自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经过科技人员的精心培植,其平均产油率提高了很多。至今,平均产油率虽没再提高,但与进口某国的大豆产油率平均值差距在缩小。
基于上述论断,下面一定正确的一项是:
从2010年4月后进口的某国大豆平均产油率逐渐降低
新培植的本土大豆平均产油率从2010年4月后逐渐降低
2010年4月后培植的本土大豆平均产油率高于同期进口某国的大豆
2008年之前进口的某国大豆平均产油率高于2010年4月后进口的
大脑对于外界单调、规律的声音会产生谐振,同时会掩盖住其余声音,起到一种掩蔽效应,因为没有任何变化从而并不引起生理上的_______与注意,会不自觉地_______噪声对自己的影响,更容易_______于当下的活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适 忽略 习惯
反感 抵消 专注
体验 消解 聚焦
认知 弱化 沉浸
人耳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会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发生改变。一个声音能被人耳听到的最低值会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这种现象就是听觉掩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听觉掩蔽的是:
吵闹的课间,老师得大声说话,同学们才能听到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觉得听到的音量逐渐变小
人类无法听到蝙蝠等动物发出来的超声波
安静的房间内,我们能够听到闹钟“滴答”的声音
破窗现象: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所以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破窗现象的是:
一面墙出现了一些涂鸦没有被清除,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丢,丝毫不会惭愧
一个村里发生了传染性疾病,由于没有及时隔离,结果很快整个村落的人都被传染上了
一个教室里,有两个学生偷偷讲话,老师没有制止,很快大半个班级的学生都在聊天了
2011年,一场关于PM2.5的讨论,牵动着国人神经。PM2.5是指:
极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
微颗粒物
超微颗粒物
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输一场积0分。某球队共进行了8场比赛,积10分。假设该球队最多输2场,则其最多胜:
1场
2场
3场
4场
杜牧《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此时南半球地区可能处于春季
作者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
“画屏”上可能出现唐伯虎的题词
“流萤”因体内含有荧光素而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