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不会沸腾
可以沸腾
用急火加热时,才能沸腾
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为节约用水和减少污水排放,一些住宅小区对生活污水中的灰水和黑水进行分离处理,并采用了中水回用处理技术,以下关于中水、灰水、黑水的表述,错误的是:
中水一般是指污水经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介于上水(给水)和下水(污水)之间
灰水和黑水都可以作为中水回用系统的水源
从盥洗室、洗澡间和厨房等流出的洗涤废水是灰水
呈黑色的废水都是黑水
自然界的水因与大气、土壤、岩石等接触,所以含有多种“杂质”,如钙、镁、钾、钠、铁、氟等。现代人趋向于饮用越来越纯净的水,如蒸馏水、纯净水、太空水等。殊不知,长期饮用这种超纯净的水,将不利于健康。
下列选项最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人们对饮食卫生越注重,人体的健康就会越脆弱
只有未经处理的自然界的水,才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
超纯净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更加卫生、口感更好
自然界水中的所谓“杂质”,可能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河流∶水
沙漠∶泥
森林∶树木
草原∶动物
山脉∶冰雪
水∶农业
消费∶经济
婚姻∶人生
文字∶文化
娱乐∶生活
2003年以来,全国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2011年全国农用机械总动力97735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68.7%,年均增长6.0%;大中型拖拉机441万台,比2002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9.1%;小型拖拉机1811万台,比2002年增长35.2%,年均增长3.4%;联合收割机111万台,比200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3%。
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4.5%,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57121万吨,人均粮食产量为425公斤,超过国家粮食安全标准25公斤,比2002年增长19.1%,年均增长2.0%;人均棉花、油料和糖料产量分别为5公斤、25公斤和93公斤,比2002增长了27.7%,8.8%和15.9%,年均分别增长2.8%,0.9%和1.7%;人均猪牛羊肉、禽蛋、牛奶和水产品分别为45公斤、21公斤、27公斤和42公斤,比2002年分别增长17.8%、18.2%、166.8%和35.0%,年均分别增长1.8%、1.9%、11.5%和3.4%。2011年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44公斤,比2002年提高了51公斤,增长17.4%,其中,稻谷亩产量为446公斤,提高33公斤,增长8.0%;小麦322公斤,提高71公斤,增长28.1%;玉米383公斤,增长16.7%。2011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产量为2148公斤,比2002年增长72.2%,年均增幅为6.2%。
假设2012~2015年四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年平均提高的百分点与2006~2011年六年年平均提高的百分点相同,则201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
65.5%
63.7%
69.1%
66.9%
水污染防治之难,在于水的_______。水自源头奔流而下,被沿岸居民、企业反复利用,任何环节疏于治理,都可能让水变脏。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也导致“上游排污,下游遭殃”,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下游往往_______也难以应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循环性 殚精竭虑
地域性 一掷千金
流动性 竭尽全力
便利性 废寝忘食
氢∶氧∶水
根∶叶∶花
黄∶蓝∶绿
陆地∶海洋∶天空
石油∶煤炭∶天然气
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14%
17%
1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