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杯中有浓度为20%的盐水1000克,乙杯中有1000克水。把甲杯中盐水的一半倒入乙杯中,混合后再把乙杯中盐水的一半倒入甲杯中,混合后又把甲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乙杯中,使得甲、乙两杯中的盐水同样多。问最后乙杯盐水的浓度为多少:
6%
7%
8%
9%
从一个装有水的水池中向外排水,规定每周二、四、六每天排出剩余水量的1/3,其余日期每天排出剩余水量的1/2。如此连续操作6天后,水池中剩余相当于总容量1/72的水。问最开始时水池中的水量最多相当于总容量的:
1/2
5/8
1/4
3/8
一只闹钟的秒针顶点距离表盘圆心4厘米,分针顶点距离表盘圆心3厘米。小王烧开一壶水的时间内,秒针顶点累计移动了40π厘米。那么这一时间段内,分针顶点与表盘圆心的连线扫过的扇形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0.5π
0.75π
π
1.5π
茶叶是中国人喜爱的健康饮品。一般人将茶叶冲泡饮用几次之后,就将喝剩的茶叶倒掉。某专家对此指出,其实茶叶中能够溶解于水的物质是有限的,大量有营养的物质仍然保留在茶叶中,白白倒掉实在可惜,人们应该将喝剩的茶叶吃掉。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专家的观点:
茶叶中许多没有营养的物质也不能溶于水
茶叶中含有茶叶碱和微量元素,可以提神醒脑
一般人喝茶已成为习惯,并非为了吸收营养物质
很多人将喝剩的茶叶留下来做茶饼,茶叶蛋等
元朝人画山水的基本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像宋朝人那么追求真山真水,却注意自己的“有笔有墨”,大家所称的“宋人丘壑”和“元人笔墨”正是指此。换言之,宋朝人爱大自然胜过笔墨,而元朝人爱自己的笔墨胜过大自然,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由此反映出宋元艺术家或刚或柔的不同情怀
由此可见元代画家造诣成就之非凡
这种求变的主张遂弥漫于整个元代画坛
这就是元朝画家重笔墨趣味的原因所在
因为化纤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产化纤会产生许多污染物,要用掉许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纤垃圾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速度很慢,所以一般人都认为穿着纯棉织物要比使用化纤物更环保。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会对上述观点构成最强有力的质疑:
最新的化纤纤维在外观、手感、吸湿性等方面与纯棉织物没有什么明显差别
科学家正在研究回收、利用、处理化纤垃圾的新办法
纯棉织物价格比较高,占人口多数的工薪阶层和农民想穿也穿不起
棉花是使用农药最多的农作物,世界上的杀虫剂25%被用于棉花种植
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他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
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
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
定义:①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权利,实际上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
②更正权:指当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时,当事者拥有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
③知晓权: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也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
典型例证:
(1)很多媒体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等。
(2)何某被误抓后释放。在被关押期间,电视台应公安局之邀将此事制成新闻播放。为此,何诉至法院,要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3)小张在高考中落榜,他强烈要求了解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0个
1个
2个
3个
网友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新规是为了让垃圾短信问题不再_______,但治理垃圾短信的关键恐怕还是_______和执行。这一方面需要电信运营商积极作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物质奖励等方式调动广大用户积极举报。同时,法律法规应赋予运营商拦截商业短信的义务,而非放任其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积习难改 机制 蔓延
积重难返 政策 扩散
久治不愈 决心 泛滥
沉疴难起 态度 滋长
美丽而又神秘的长白山令我_______,它曾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里;清新纯净的空气、浓密的原始森林使我_______,真怕住久了就不愿再回到喧嚣的都市;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真让我怀疑山里人是不是生活在自己_______的神话里。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向往 迷惑 编织
向往 迷失 编造
神往 迷惑 编造
神往 迷失 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