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长江经济带累计进出口总额最高的省市,其在2013-2015年间的累计贸易顺逆差状况为:
逆差不到1000亿美元
逆差超过1000亿美元
顺差不到1000亿美元
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
①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使用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亦如以往所有关于汉语命运的讨论,总是要有一个“替罪羊”被推出来,在许多受访者口中,这次轮到了网络语言。
②网络带给传统语言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大大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效率,把每位网民都推向了______的广场,使面向公共空间说话,从少数精英的特权变成了人人可享的服务,网络大大加速了语言发展和演变,激发了全民的语言热情。然而,全民进入网络空间,难免______;来得太快,难免让人不适应,自然也带来焦虑。这种焦虑是全方位的,伦理的(如隐私),经济的(如虚拟货币),文化的,自然也少不了语言本身的。
③语言规划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塑造什么样的语言样态,也就培育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古诗词和复杂灵动的修辞有其恒久的价值与魅力,但不要忘记,在唐诗宋词滥觞的岁月,它们也是因适应当时的文人语言生活才获得发展的。回到今天,不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很难要求话语里也三句一成语,五句一典故,而恰恰相反,不同于直接生硬的引用,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恒久魅力的经典语言文化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经典咏流传》把古诗词唱出来,新造成语用四字格描述今人情绪,《中华新韵》让古体诗用普通话读着也有味道,突然爆火的夸夸群更让灵动的修辞炫出了天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模因理论告诉我们,经典的文化元素会在每个时代流行,其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语言生活依然在有序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很好地适应着语言生活。
④因此可以说,社会的语言能力并没有退化,而要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语言能力,则有赖于建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有效的引导,而非强制的教育,没有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没有语言能力的提升,很多当代作家回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大学时获得了巨大发展,不因种种课程,纯是向家人、恋人、好友大量写信锻炼了语言的风格和魅力。我国的应试文化和教育现状让青少年很少有机会自由地使用语言,表情达意,言说心声。恰恰是网络空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语言生活规划者需要做的就是鼓励更多优秀的语言作品产出,压制极少数低俗恶俗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把最大的自由空间还给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去激发语言创造的热情。
⑤另外,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建议青年训练自己的语言,这实在是可喜的现象,证明全社会的语言意识正在觉醒,意识到语言和语言生活是需要规划,需要建设的。相信人人努力,营造自由开放,又有引导的语言生活,就可以既做心口一致的君子,也做美言美语的贤人。
作者举出《经典咏流传》与《中华新韵》的例子,目的在于( )。
说明中国传统语言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
说明现代人应该从传统语言中汲取精华
阐述经典语言在网络时代同样焕发生机
阐述经典文化元素在每个时代都会流行
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七月流火∶以荻画地∶临池学书
三月肉味∶蓝田种玉∶程门立雪
一寸光阴∶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一日三秋∶卧薪尝胆∶铁杵磨针
根据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几个:
①2007年开始,A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开始有所回落
②2005年到2010年间,A城市的进口额不断增长
③2005年到2010年间,A城市出口额的增长幅度不断增大
④2009年开始,A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开始有所回升
1
2
3
4
去年全年甲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乙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了15%。因此,甲城市的管理者去年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比乙城市的更加有效。
下列哪项问题的答案最能对上述结论做出评价?
甲、乙两个城市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能否在短时间内起到提升空气质量的效果
甲城市的居民因空气质量引发的健康问题是否比乙城市更少
如果采取了甲城市的措施,乙城市的空气质量是否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大多数植物只能在0℃以上的环境中生长,到了0℃以下就会停止生长,甚至会被冻死。而某种植物却恰恰相反,不但不怕低温寒冷,相反只有在0℃以下才能生存。极地的岩石给这种植物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由此可以推出:
这种植物只能在极地的岩石上生长
一般植物生长的环境也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
这种植物在0℃以上环境无法生存
0℃以下只有这种植物可以生存
有些南京人不爱吃辣椒,那么有些爱吃甜食的南京人肯定不爱吃辣椒。
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
所有南京人都不爱吃辣椒
有些南京人不爱吃甜食
所有爱吃甜食的南京人都爱吃辣椒
所有的南京人都爱吃甜食
一定的历史观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体系的集中体现,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历史人物,事件终究会依其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地位,而打上是非、美丑、善恶的烙印,_______________,把本来十分清楚的历史评价错误地颠倒过来,就会搞乱社会公众的道德评价体系。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评价是主观的,但决不能说和客观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评价是历史的,但决不能说和现实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评价是现实的,但决不能说和历史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评价是客观的,但决不能说和主观没有一点关系
①“文革”头三年的红色_______之中,父亲和他的大多数朋友都是被革命的对象。本地亲友关系近的、胆子大的偶尔还有来往,外地的几乎完全_______。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最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气氛 音讯全无 境像
氛围 音讯全无 意像
气氛 音书隔绝 意境
氛围 音书隔绝 意象
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如何使大量留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和所在城市融合为一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当前,农民工家庭面临着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三种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社会融合问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农民工在城市中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
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因素之一
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农民工需要在经济、制度、文化层面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