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木材加工厂非法占用耕地建造厂房,经土地承包经营人张某举报,当地主管部门对该厂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限期拆除厂房,退还土地;没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该厂收到处理决定后未提出异议,超过规定期限2年仍未拆除厂房及退还土地;主管部门也未将涉案人员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木材加工厂违法占地建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合法
木材加工厂放弃异议、逾期未拆除厂房,主管部门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当地检察机关有权向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职责
张某对主管部门的行政不作为行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①该卷长525厘米,宽25.5厘米,是北宋晚期张择端所画。
②当时京师风俗,清明节日要出城上坟祭扫,同时也是群众性郊游的日子。
③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徽宗年间游学于京师。
④这时四郊景色正好,东郊沿汴河一带游人尤其多,“上河”成为一时风尚。
⑤《清明上河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卷描绘清明节日前往汴河一带游览所见到的情景,十分细致而生动。
⑥所谓“上河”,就是前往汴河游览的意思。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⑤④⑥②①
⑤①③②④⑥
③②⑤⑥①④
⑤②⑥④①③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道德 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当时指的是习俗风尚。“道”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法则,“德”指道德、美德、品德。在我国首先把“道德”两字连用成一词的是战国时荀况的《劝学》篇。他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法之极。”他认为人们学了“礼”,按“礼”的要求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这段文字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道德的内涵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境界
道德的范畴
海洋学家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原来,珊瑚虫体内负责控制色素生成的基因存在多种变异,激活的基因越多,珊瑚颜色就越明亮鲜艳。这些色素对与珊瑚共生并为之提供食物的海藻有保护作用。在日照强烈的地方,为了避免海藻被阳光杀死,珊瑚虫便会生成更多色素,珊瑚的颜色就会更鲜艳。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保卫海藻
多彩珊瑚之谜
阳光与珊瑚
乐于奉献的珊瑚虫
小张和小王18:00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相同道路匀速相向而行。18:20小张到达丙地停留,18:40两人在丙地碰面并均以出发时速度继续行进。18:50小王到达甲地,问小张在几点到达乙地?
19:00
19:40
20:00
20:40
刘某偷得同事一张信用卡和身份证,向女朋友黄某谎称路上捡到的,刘某、黄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信用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关于刘某和黄某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刘某和黄某均构成盗窃罪
刘某和黄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刘某构成盗窃罪,黄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刘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黄某不构成犯罪
①在无意义面前,大脑由于寻找不到答案而引发焦虑,当然这是积累到固定阈值之后的事情
②权利是伴随选择产生的,譬如电视机的频道转换器就给了观众看与不看的权利
③人的大脑有一种无法改变的功能,即不断地追索词语以及所有事情的意义
④如果在人权当中引申出一项“安静权”的话,公共场所的这些广告无疑损害了这项权利
⑤在城里,已经很难看到淳朴生动的脸了,这和多种因素相关,与无法回避的喧嚣也有关
⑥市场竞争正在剥夺这种权利,在无孔不入的资讯面前,人群中呈现着一张张冷漠的脸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①④⑤②⑥
③①④②⑥⑤
④③⑤①②⑥
①④②③⑥⑤
今天的我们几乎生活在一个高度格式化的时代,外出旅行要追逐各种攻略,购物消费要参考各种清单,本来非常个人化的生活,阅读方式也被各种标签所左右,“丰富”得千人一面,“个性”得人人相似,“鸡汤”得一望便知,也许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共有病症。在重复与转发里寻找自己,而不是用自己的感觉、感官、思考和行动去接通这个世界,去介入真实的生活。失去了真实的切近和独特的感受,失去了质朴与真诚,心灵单薄如纸片,思想空空纸上行,读者自然不会喜欢。好散文难觅,终究还是写作者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有平常心的文字少了,写作者也缺少生动有趣的闲心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缺少真心,散文的价值首要是一个真字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写作者心灵不够饱满
好散文的匮乏是因为读者的流失
某公司年终联欢,准备了52张编号分别为1至52的奖券用于抽奖。如果编号是2、3的倍数的奖券可分别兑换2份、3份奖品,编号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奖券只可兑换3份奖品,其他编号的奖券只可兑换1份奖品,则所有奖券可兑换的奖品总数是:
99份
100份
102份
104份
办公室8名员工围着一张圆桌就座准备用餐,此时又有3名加完班的员工在已就座的员工中间加座并参加用餐。已知加座后,3名加完班的员工彼此都不相邻,且8名已就座的员工最多与1名加完班的员工相邻。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加座方式?
336
96
4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