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通过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进行了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6.7%,在所有回收的问卷中,18岁及以下居民40人,19—36岁居民440人,37—59岁居民380人,60岁及以上居民107人,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所有受调查者中,最多人选择的业余生活选项是:
户外运动
上网
看书
听收音机、看电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某市,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为30000人,比例达10%。其中,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占到60%,同比2005年网络游戏成瘾人数增长了20%,网络游戏成瘾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网络成瘾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20%,女性青少年的这一比例为5%,且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中,60%沉溺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只有30%。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健康、和谐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006年该市男女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各有多少人:
15000,15000
25000,5000
20000,10000
18000,12000
关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三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
管理幅度既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反比
组织规模既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管理层次既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成反比
某专家对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寿命进行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是85岁,其中超过90岁的占多数,还有不少过百岁的,去世时年龄最小的也高达74岁。该专家由此认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能使人长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观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只颁给在世的学者,这一颁奖规则对已经长寿的学者极为有利
获得诺贝尔奖能带来功成名就的巨大身心愉悦,而愉悦的身心状态可延年益寿
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年仅63岁就去世了,很遗憾他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学者寿命也很长,但他们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为66岁的648名痴呆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掌握两种语言的患者罹患痴呆的时间比只掌握一种语言的患者晚大约四年半,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掌握两种语言可以延缓痴呆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很多人患上痴呆之后大脑的言语功能均出现显著下降
大脑认知功能好的人才会说双语,认知功能好可延缓痴呆
相当多的人只掌握一种语言,但一生都未出现痴呆的症状
掌握三种或以上语言的人,痴呆发生时间比掌握两种语言的稍晚
科学和艺术有一个不相同的地方:科学讲求最新的发现、最新的定律和方程式,花样永远翻新,永远直向前跑。艺术就不大有这样的方便,不论古今中外,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式可以供我们抄袭应用,从而使艺术不像科学研究那样形成接力赛跑式的进步。此中微妙精义,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一切都得靠自己再从头开始。
“此中微妙精义”的“此”是指:
艺术创作或欣赏等活动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别
古今中外所有艺术成果
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绝技
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
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
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
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
Ⅰ.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Ⅲ.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只有Ⅰ
只有Ⅱ
只有Ⅲ
只有Ⅰ和Ⅲ
意识形态与科学真理的关系是一个________的问题,强调二者的同一,认为统治意识即学术真理,无疑是简单化和幼稚病,但强调二者的对立,认为学术思想为科学,意识形态为________,二者渺不相干,也同样是简单化。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包罗万象 迷信
死而不僵 虚无
一成不变 无意义
老而常新 纯虚构
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一位演讲者给一群人数较多且注意力集中的观众做关于环境道德的讲座,另一组随机挑选出来的人看了同一位演讲者以同样方式给一群不太专心、人数较少的听众做相同的讲座,前一组人认为演讲者思考深入、自信;后一组人认为演讲者表达模糊、冗长。
上述材料最好地反驳了以下说法中的:
同样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给不同人的感受可能很不一样
随机选出的一批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认识可能达成一致
一个听众对演讲者发言的评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态度的影响
人们对演讲者个人素质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他的谈话内容和说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