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气溶胶粒子能够影响地球和大气系统能量平衡,进而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气溶胶粒子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或者大气冰核,对云微物理结构产生影响,进而改变云的特性(形状、云量、寿命等)来对云的辐射特性和降水产生影响。硫酸盐型气溶胶和黑碳型气溶胶不仅能够明显改变降水强度和分布。而且这两种气溶胶均为吸湿性气溶胶,吸湿性气溶胶的增加可以使大气环流发生很大改变。作为云和降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气溶胶由于其来源复杂,不同区域大气中气溶胶特性差异很大,使得各地云微物理性质和降水等不同,从而对气候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气溶胶对降水量的影响
气溶胶的来源及其类型
气溶胶在大气中的作用
气溶胶的区域特性差异
2009年江西省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133.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1%。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557立方米,减少17.0%。平均降水量1391.2毫米,减少9.4%。年末25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68.9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238.3亿立方米,增长1.7%。人均用水量为538立方米,增长1.1%。
年末共有县级以上环境监测站107个。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11个设区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达标)。南昌市和九江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347天和363天。城镇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年末已建有自然保护区17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31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2个,已批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0个。
初步核算,全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0.8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67吨标准煤,下降10.1%;万元生产总值电耗622.5千瓦时,下降1.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10577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262起,工矿商贸事故199起,铁路交通事故88起,水上交通事故7起,火灾事故5889起。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025人,比上年6.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664人,下降7.5%;工矿商贸事故277人,增长14.9%;铁路交通事故死亡60人,下降30.2%;水上交通事故死亡9人,下降25.0%;火灾事故死亡23人,与上年持平。
2008年江西省人均拥有水资源是人均用水量的多少倍:
5.9
5.8
5.7
5.6
2004年科技三项费用在总支出的比重和2000年相比:
增加了约12.3个百分点
增加了约4.9个百分点
减少了约6.8个百分点
减少了约8.8个百分点
某单位每年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2010年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地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仅生活用水一项就节约了5000吨,即减少了
。问该单位2009年总用水量是多少:
3.5万吨
3万吨
2.5万吨
2万吨
用水超标家庭指的是日均用水量超过所在地区70%家庭的水平的家庭。近五年来,甲地区的用水超标家庭数量明显逐年增加。
由此可以推知以下哪项陈述也必定属实:
①今年甲地区任何一个用水超标家庭的日均用水量都高于地区的日均耗水量。
②近五年来,甲地区的日用水总量逐年明显增加。
③近五年来,甲地区用水不超标的家庭数量明显逐年增加。
只有①
只有②
只有③
只有①和②
在过去百年中,地球升温约1摄氏度,考虑到人类在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积累,这种变暖实际上与基础物理学的预期是________的。那么,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是否在变暖,而在于变暖速度有多快,但科学家在利用现有模型预测未来变暖时仍然存在________,尤其是,类似极端降水这样的关键变量将如何变化,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致 分歧
同步 短板
吻合 瑕疵
相符 漏洞
有一个整数,用它分别去除157、234和324,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100。求这个整数:
44
43
42
41
①两条河汇合到一起,如果河水颜色差异较大,水流交汇处就会形成一条分界线。如果这条分界线看起来非常清晰,而且又绵延很长,那就形成了“泾渭分明”这种风景。此类风景的先决条件是,相汇的两水颜色要有足够差异,通常是一黄一绿,有时也会是一深一浅。水的颜色与水体成分、水中包含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河水的含沙量很重要,如果江河流经黄土地区,水就容易被所含泥沙染成黄色,流经红土地区则会形成“红河”“赤水”。除了泥沙,人为污染、藻类暴发等也会使河水变成不同颜色。
②国外比较著名的“泾渭分明”出现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上。流经巴西城市玛瑙斯时,亚马孙河的一大支流内格罗河汇入亚马孙河的干流,侵蚀了河道的土壤和岩石后被染成了浅黄色;内格罗河却因上游融入了太多腐烂的植物落叶,水体富含黑褐色腐殖质,整条河水都染成了可乐一般的色泽。两水交汇时形成了十几公里颜色分明的水带,非常壮观。
③两条水色不同的河交汇时都会“泾渭分明”吗?不一定。两股颜色不同的水流交汇,总有一个相互掺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时水流过几米、几十米就“不分你我”了,有时“齐头并进”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依然能看到明显的分界线。河水的密度、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合的快慢,而水量、流速以及交汇河道的角度,也会影响分界线的长短。通常情况下,两河交汇角度如果呈比较小的锐角,交汇后两道水流更易于保持各自之前的方向,几乎是“平行”流动,齐头并进,不会很快交融,于是出现绵延很长的分界线;如果以接近直角的方向交汇,水流的方向相互交叉,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分界线也很快就模糊不清了。以上说的是两条河水量相当的情况。两河如果水量差异很大,那么水多的很快会稀释掉水少的,分界线会很短,而且不太明显。总体来说,两条河越是势均力敌、交叉的角度越小,越有可能形成“泾渭分明”的风景。河流入海口也常能看到类似景观——河流所含的泥沙,把蓝色的海水染黄了一大片。
④原版的“泾渭分明”出现在陕西西安郊外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诗句,“泾渭分明”由此而来。然而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总有不少好事者实地考证,谁清谁浊却争议不休,甚至有人说泾河与渭河并不分明!为什么呢?原来泾河、渭河是否清浊分明,与河流汛期、河道环境变迁密切相关。渭河上游河道泥沙沉积多,河水常年浑浊。而泾河上游虽流经黄土高原,但河道深切入岩层,大多数时候泥沙少,河水清澈。但每当雨季,山洪会把大量泥沙冲刷入泾河,短时间内泾河含沙量会比渭河高得多。这时如果到泾渭交汇处,就会看到二河“同流合污”,甚至泾河比渭河更浑浊。
根据本文,在其他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组合所形成的“泾渭分明”分界线最长:
①两河交汇呈钝角
②两河交汇呈锐角
③两河交汇呈直角
④两河交汇时水量相当
⑤两河交汇时水量悬殊
①⑤
②④
③④
③⑤
某班参加学科竞赛人数40人,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2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7人,参加化学竞赛的有25人,只参加两科竞赛的有24人,参加三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2
3
5
7
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该国外汇供不应求,则该国本币对外汇的汇率变动将表现为:
不变
上涨(本币贬值)
下滑(本币升值)
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