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6273.1亿元、8426.8亿元、978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1.9%、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1762.9亿元、4900.9亿元、482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13.1%、14.5%,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3.0个百分点;沿海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2.9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7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工业用电量分别为1683.1亿千瓦时、400.7亿千瓦时、539.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5.4%、5.3%、10.8%,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4.8个百分点;沿海地区工业用电量3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增幅比全省平均高7.8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4299.4亿元、4988.8亿元、62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20.1%、22.4%,苏北增幅比全省平均高2.4个百分点;沿海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7.0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比全省平均高1.4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进出口总额分别为3503.2亿美元、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0.4%、4.8%;苏北进出口总额191.4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增速比全省平均低11.0个百分点,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306.8亿美元,增速比全省平均高8.7个百分点。
2013年1-9月,苏中、苏北工业用电量占江苏省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同比分别:
提高、提高
提高、降低
降低、提高
降低、降低
2011年吉林省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与重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大约是:
1:2
1:2.8
1:2.4
1:3.1
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珠江三角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09年4月,广东全省已认定产业转移园32个,14个欠发达地市已至少有一个产业转移园,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个。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园区已投入生产的企业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实现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园区用工约16.42万人,其中吸纳本地劳动力9.96万人,占60.7%。
从皮鞋和陶瓷这两个劳动密集型,附加值相对低的行业看,今年广东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从皮鞋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皮鞋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98.2%下降到2008年的86.2%,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中广州下降幅度很大,从31.5%下降到14.4%。而珠江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皮鞋生产大幅度增加,从0.9%上升到11.7%;梅州,潮汕,揭阳则从无到有,三市2008年的皮鞋产值比重为0.7%。从陶瓷行业看,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的比重从2003年的66.4%下降到2008年的51.4%,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广州陶瓷产值所占比重从7.2%下降至2.3%。佛山从48.8%下降至35.1%,下降了13.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而珠江三角地区外围的清远陶瓷生产增加较快,比重从1.1%上升到5.7%;梅州从28.9%上升到43.7%,增加幅度最大。
2007年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为多少亿元:
64.8
62.5
60.7
57.6
在1994-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2005年,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率为负的企业所占比例是:
16.6%
32.3%
35.0%
38.3%
2016年某电子产品定价为n元/台,2017年由于技术升级成本降低,定价降低10%,每台产品利润提升10%,2017年全年销售这种产品的总利润较2016年增加了21%。那么,2017年的销量比2016年:
提高了不到20%
提高了20%或以上
降低了不到20%
降低了20%或以上
在1994-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印刷量增长5%以上且低于10%的企业有多少家:
3
4
5
8
2010年该省城镇居民户均保有量最高的耐用消费品,在以下哪一年的保有量增速最高: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要求汽车厂商在新车挡风玻璃上贴上燃料消耗量标识。该消息一出,引发了热议。某记者试图再次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时,发现原来可以查询油耗的网页已经瘫痪。他断言,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发现,也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假定该记者的断言和发现都是正确的。
据此,可以推出:
有些个体商户高度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有些有车族并不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有些个体商户并不是有车族
有些个体商户是有车族
2013年1~11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458.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进口金额745.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出口金额713.0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
1~11月,汽车整车共进口107.3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8%。在汽车主要进口品种中,越野车进口45.5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7%;轿车进口38.39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8.5%;小型客车进口20.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3%。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104.14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7%。
1~11月,汽车整车共出口87.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6.4%。在汽车主要出口品种中,轿车出口38.7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4.7%;载货车出口26.5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9.7%;客车出口15.3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2.3%。1~11月,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出口80.66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92.5%。
1~11月,汽车整车进口来源国前五位国家依次是: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和韩国,分别进口22.29万辆、21.09万辆、20.01万辆、10.81万辆和8.02万辆。
2012年1~11月,汽车整车进口量比出口量多:
不到10万辆
10~20万辆之间
20~30万辆之间
30万辆以上
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比10年前增长31.6%。2012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这11个主产省(区)增产夏粮364万吨,其中安徽增产80万吨、山东增产75万吨、河北增产63万吨、河南增产55万吨,在非主产省(市、区)中北京、辽宁、浙江、湖南、重庆、云南、宁夏有不同程度减产。
河北、安徽、四川、新疆四个省(区)中,2012年夏粮每公顷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几个: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