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语及其出处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大刀阔斧——《水浒传》
任人唯贤——《尚书》
天下太平——《史记》
义不容辞——《三国演义》
“蹦极”是一种极富刺激性的游乐项目,如图所示为一根橡皮绳,一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固定在跳台上。当人落至图中A点时,橡皮绳刚好被拉直,当人落至图中B点时,橡皮绳对人的拉力大小与人的重力大小相等,C点是游戏者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在游戏者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游戏者到达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游戏者到达B点时动能最大
游戏者在C点时的弹性势能最小
下列成语与其蕴含的经济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覆水难收——沉没成本
镜花水月——泡沫经济
洛阳纸贵——供给需求
他山之石——风险评估
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
量凿正枘——木工
锦上添花——纺织
炉火纯青——冶炼
青出于蓝——陶瓷
一款游戏能否吸引玩家,能否激发游戏者对游戏的激情,很大程度上是_______游戏任务。游戏任务系统其实是通过各种任务剧情使游戏者融入到_______社会当中。在进行各项任务的同时,玩家已经不知不觉的_______起任务当中的某个角色,全身心的感受着虚拟世界当中喜怒哀乐。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依赖于 现实 挑战
取决于 虚拟 扮演
取决于 现实 扮演
依赖于 虚拟 挑战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丰乳肥臀》《蛙》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得奖后,他的作品集在国内多个城市被抢购一空,成为近期最畅销书籍后,又开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深受国外读者追捧。
由此可以推出:
诺贝尔文学奖是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准绳
国内外读者对诺贝尔奖的审评结果格外看重
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题材
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下列成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沆瀣(xiè)一气 刚愎(fù)自用
杳(yǎo)无音信 连篇累(lěi)牍
饮鸩(zhèn)止渴 言简意赅(gāi)
恃(shì)才傲物 一曝(pù)十寒
如火如荼(tù) 睚眦(zì)必报
纵横捭(pì)阖 繁文缛(ròu)节
良莠(xiú)不齐 追根溯(sù)源
岿(kuì)然不动 残垣(yuán)断壁
某区公安分局就户籍管理有关事项向位于本行政辖区内的某大学发文,应使用的公文文种是:
通知
请示
指示
函
“侯世达”是Douglas Hofstadter的中文名,这个1997年由他的中文出版商所定的名字,如今已是他在中文世界里的通称,这个名字也确实比他的父亲、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按照姓名音译规则对应过来的中文名要好听。不过,侯世达还有一个更私密,也更漂亮的中文名,那就是1976年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师高先生为他取的“侯道仁”。
与他的中文名字同样精彩的,是侯世达的成名作“Go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的译名——《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的这本书在英文世界里被简称为“GEB”——取哥德尔(Godel)、埃舍尔(Escher)、巴赫(Bach)的首字母,而中文则以“集异璧”应对。
《集异璧》探讨了庞杂的主题。正如侯世达本人在该书出版20周年的再版前言中所写:“……包括赋格和卡农,逻辑和真理,几何学、递归、句法结构、意义的本质、佛教禅宗、悖论、脑和意识、还原论与整体论、蚂蚁群落、概念和心理表征、翻译、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DNA、蛋白质、基因编码、人工智能、创造性、意识和自由意志——偶尔还写到了音乐和艺术,它写到了所有的一切!很多人觉得不可能找到这本书的重点。”
但这本书还是有重点的。总体上说,《集异璧》被归为人工智能的经典著作,就像研究认知科学、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比较文学和物理学的侯世达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代表一样。上世纪70年代,侯世达痴迷于“思考是什么?”,投身于其时刚刚兴起的人工智能领域,他在《集异璧》中对计算机、程序、思考和大脑的描绘,开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一个高潮后,侯世达却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算法很巧妙、也能完成不少实际任务,但依托这种思路做出来的计算机并没有真正在“思考”。意识到这一点,侯世达对普通的人工智能彻底失去了兴趣,他自己的研究也转而建立在跟常规人工智能完全不同的技术上面。侯世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小组叫做灵活类比研究小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FARG),“在FARG我们没有致力于开发实际的应用,诸如翻译引擎、答问机器、网络搜索软件此类的东西。我们只是在努力地理解人类概念的本质和人类思考的根本机制。我们更像是哲学家或试图探究人类心智奥秘的心理学家,而非旨在制造聪明的计算机或机灵程序的工程师。我们是一群老派的纯粹主义者,我们的动力源于内心深处的哲学好奇心,而不是制造实用设备的欲望(遑论赢得大笔金钱的欲望!)。”
这些年来,关于“思考是什么”,侯世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更多的还是失败——FARG开发的程序常常得出可笑的结果,远远谈不上“智能”。不过,侯世达看着这些失败“很开心”,因为“要是我们的任何系统真的在其微领域中获得了与人类相颉颃的智力,我们将痛心至极,因为那将是很可怕的:这意味着人的智力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复杂或深奥。这意味着短短几十年的研究就足够人类解开人类思维的奥秘”。在他看来,程序真正具有智能将是人类的悲剧。
侯世达认为,思考的关键在于美、在于品味,与逻辑或真理无关。这与大数据、大算法的现代人工智能格格不入。“形式化的研究方法得出的是极其生硬的‘智能’,毫无洞见可言。”他的人生目标是创造出许多绝美的事物。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研究道路,他在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至臻至美的事物,他说“我宁愿当个独立思考的人,不总是站在人们注意力的最前端。我觉得不被大多数人注意到没什么不好;但我相信最终我的想法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至于有没有可能我选错了路,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我并不担心这一点。人生苦短,我相信我自己的观点,而且我会捍卫它们。毕竟,俗话说得好,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会呢?”
关于本文主人公的名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侯世达”和“罗伯特•霍夫施塔特”是同一个人
“侯道仁”和“侯世达”是同一个人
侯道仁”比“侯世达”这个名字更广为人知
“侯世达”是Robert Hofstadter的中文名字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
跑步∶使人健康的方式∶强壮
语言∶心灵的桥梁∶汉语
月亮∶天空中的小船∶天体
舞蹈∶流动的符号∶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