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4月我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37082.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5%,其中第一产业比去年同期增长82.1%,投资比重见下图。
2008年1~4月我国完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多少亿元:
286.14
325.82
345.37
386.13
2008年1-9月,公路在旅客周转量比重比铁路多多少个百分点:
2.2
3.1
18.5
20.9
2014年1~2月份,我国房地产业土地购置面积40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5%,土地成交价款1000亿元,同比增长8.9%。
2013年1—2月,我国房地产业土地购置单价约为每平方米多少元:
2300
2400
2500
2600
下列四类商品中,2015年1~2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文化办公用品
家具
日用品
汽车
2012年1-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449亿元,同比下降 1.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172亿元,同比下降12.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6.8%; 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5959亿元,同比增长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515 亿元,同比下降12.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264亿元,同比增长22.4% 。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个行业同比下降。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10.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7%,汽车制造业增长 6.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3.5%,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 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82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164亿元,同比增长7.6%,集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 亿元,同比增长13.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7%;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260 亿元,同比增长16.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 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 业务收入50191亿元,同比增长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01%;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20亿元,同比增长23.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4%。
2011年1-3月份,按实现利润比重排名前三位的经济类型依次是: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私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制企业
2008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航船舶的公司共运营2425航次,共运送旅客188648人次,分别为2007年同期的108%、97%。其中,大陆5家船舶公司经营的7艘客船共运营1190航次,运送旅客96017人次;台湾6家船舶公司经营的8艘客船共运营1235航次,运送旅客92631人次。大陆船舶公司和台湾船舶公司客运量比例为51︰49。具体流向、流量情况如下:
2010年1至3月份,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海上客运直航船舶公司共运营3448航次,共运送旅客312119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8%、-4.58%。其中,厦门金门航线客运量272951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38%;马尾马祖航线客运量16077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8.45%;泉州金门航线客运量23091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59%。具体流向、流量情况如下:
“小三通”客运自2011年开通以来,共运载旅客5419061人次,其中厦门金门航线4825431人次,马尾马祖航线351228人次,泉州金门航线235918人次,湄洲金门航线1346人次,湄洲马祖航线491人次,马祖宁德航线321人次,厦门澎湖航线4056人次。
2008年1至3月份,大陆船舶公司和台湾船舶公司的运营航次比例为:
49︰51
45︰55
51︰49
55︰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2月份是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入境旅游最淡的月份
(2)2010年前三季度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率高于12%
(3)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只有一个月的入境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为负数
0个
1个
2个
3个
2012年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同比增长20.6%。
以下不同产业或行业按照2012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003年,全国普遍呈现经济增速加快的势头,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华东表现的更加明显。从上半年的GDP增速看,浙江实现GDP41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第二季度增幅比第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除山东经济继续快于一季度外,其他地区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华东各省市仍不同程度地比去年同期增速加快。
从生产供给角度分析,华东各省市均具有农业低速增长,工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比较快增长的特点。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华东各省市均高于全国16.5%的水平,其中上海最高为23.9%,福建为23.4%,浙江为22%,居第三。除安徽增速低于20%外,其他省份增速基本接近。与全国趋势相同,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1-8月,全国重工业增加值增速比轻工业快4.4个百分点,沪、苏、鲁、浙、闽、皖、赣重工业增速分别比轻工业快10.9、9.2、5.8、6.2、7.4、2.7、0.6个百分点。这与全国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拉动有一定的关联。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均超过30%。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江苏、山东较高,分别达到13.1%和13.7%,其余省市基本在10%左右。投资增速普遍较高,浙江近年来45.5%的国有及其他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速在华东也不算高,苏、鲁、皖、赣四省增幅超过60%,山东达到70.7%,最低的上海也达到23.7%。出口增速上海最高,达52.2%,苏、浙、赣超过40%,其余省份均超过20%。
此外,电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浙江、上海、江苏更为突出。还有应收帐款和产存品库存两项资金占用部分地区存在过快增长的情况,其中浙江的情况最为严重。
以下哪一项对2003年1-8月华东六省一市经济运行情况的描述不妥:
经济处于明显的上升状态
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投资增速普遍提高
出口增速上海最高
小王负责甲、乙、丙、丁四个采购基地的采购任务,甲、乙、丙、丁四基地分别需要每隔2天、4天、6天、7天去采购一次。7月1日,小王分别去了四个基地采购,问他整个7月有几天不用去采购基地采购?
10天
11天
12天
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