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少人在遭遇人生困境后写下不朽名著,以下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屈原与《离骚》
孔子与《论语》
孙膑与《孙膑兵法》
司马迁与《史记》
某学院在开学之初,利用4天时间开设了哲学、逻辑、数学、统计、宗教、历史和艺术7门课程让学生试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门。除一门课程可以开设两次之外,其他课程均不重复。这4天的课程设置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1)艺术课程至少有一次安排在第3天;
(2)数学课程只能安排在逻辑课程的次日;
(3)第1天或第2天中至少有一天安排统计课程;
(4)哲学课程与数学课程或艺术课程安排在同一天;
(5)开设两次的课程不能安排在同一天,也不能安排在第3天,其中一次要安排在第4天。
如果宗教课程开设两次,那么历史课程安排在哪一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期间,社会总要掀起一阵“状元热”和“排名热”。国人热衷于排名的做法,往往会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以下哪项不能支持上述观点:
“排名热”具有社会需求,有利于促进竞争
排名就是固化,容易滋生固步自封情绪,而创新排斥各种排名
过分支持一次考试的赢者,容易形成不宽容失败者的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高考只是评价人才的一种标准
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因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历史很长,地域广袤,社会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经常有新的东西出现。因此,研究和学习历史,一定要有________,靠一个人的力量要兼顾到各方面是不可能的,必致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侧重 事半功倍
取舍 囫囵吞枣
重点 挂一漏万
方向 顾此失彼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______的经典名作,_______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______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举世闻名 滋养 收获
闻名遐迩 滋润 领略
举世闻名 滋润 收获
脍炙人口 滋养 领略
甲和乙两条效率相同的生产线从早上不同时间开始生产同一种产品,到中午12:00时分别正好生产了x件和y件。已知乙生产x件时,甲生产了54件;甲生产y件时,乙生产了1.5x件。如乙从9:00开始生产且12:00后两条生产线仍保持原有速度,问两条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总量达到500件是在什么时候?
16:30之前
16:30~17:00之间
17:00~17:30之间
17:30之后
根据2018年3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行贿受贿一起查
以“留置”取代“两规”
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调查并作出政纪处分决定
“二十四节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起源于长江流域,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夏时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是通过观察地球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春分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________、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在这一壮阔进程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视死如归、________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________的必胜信念,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团结一心 见义勇为 勇往直前
众志成城 宁死不屈 坚韧不拔
风雨同舟 英勇无畏 能屈能伸
同舟共济 宁折不弯 意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