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到达B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A地后,又立即向B地走去;乙到达A地后,立即往回走,回到B地后又立即向A地走去。如此往复,行走的速度不变,若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A地500米,第四次迎面相遇地点距B地700米,则A、B两地的距离是:
1350米
1460米
1120米
1300米
由于连日暴雨,某水库水位急剧上升,逼近警戒水位。假设每天降雨量一致,若打开2个水闸放水,则3天后正好到达警戒水位;若打开3个水闸放水,则4天后正好到达警戒水位。气象台预报,大雨还将持续七天,流入水库的水量将比之前多20%。若不考虑水的蒸发、渗透和流失,则至少打开几个水闸,才能保证接下来的七天都不会到达警戒水位:
5
6
7
8
假设一片牧场的青草一直都是“匀速”自然生长的,该牧场3月初放养有1000只羊,30天后青草的总量变为3月初的90%,此时牧场又一次性增加了300只羊。12天后青草的总量变为3月初的80%,如果要让青草在接下来4个月内(每月按30天计算)回到3月初的总量,则这4个月间该牧场至多放牧( )只羊。
800
750
700
600
6天休假期间,单位需要每天安排一人值班。财务、研发、人事、后勤、法务和销售6个部门各推荐了2人,值班人员从这12人中选择,每人至多值班一天。安排要求:
(1)第二天和第四天不安排法务部门的人值班;
(2)若安排后勤部门的人值班,则只能安排在法务部门的人值班的前一天;
(3)若安排研发部门的人值班,则只能安排在后勤部门的人值班的前一天。
如果安排后勤部门的两人值班,则以下哪项一定是错误的?( )
第一天安排研发部门的人值班
第六天安排人事部门的人值班
第三天安排财务部门的人值班
第五天安排法务部门的人值班
琥珀规则是指某种事物沉寂或出现多年后,其价值被重新发现。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琥珀规则的是:
在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前,甲骨一直被作为龙骨入药
1937年《奥林匹克宣言》手稿遗失,半个世纪后被重新发现
古希腊人首先提出日心说,1800多年后哥白尼也提出该学说
如老王所料,他珍藏多年的邮票市场成交价每枚超过了万元
小王和小刘两人分别从甲镇和乙镇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1小时后他们在甲镇和乙镇之间的丙镇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小刘在小王到达乙镇之后27分钟到达甲镇,那么小王和小刘的速度之比为:
5:4
6:5
3:2
4:3
通过寄生方式繁衍后代的黄蜂,能在适合自己后代寄生的各种昆虫的大小不同的虫卵中,注入恰好数量的卵。如果它在宿主的卵中注入的卵过多,它的幼虫就会在互相竞争中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空间和营养而死亡;其幼虫中注入的卵过少,宿主卵中多余的营养就会腐败,这又会导致其幼虫死亡。
根据上段文字,我们可以推断出:
在黄蜂的寄生繁衍机制中,黄蜂应具备准确区分宿主虫卵大小的能力
黄蜂在虫卵较大的昆虫区出现的数量多,在虫卵较小的昆虫区出现的数量少
黄蜂在昆虫中注入过多的虫卵要比注入过少的虫卵更易引起寄生幼虫死亡
黄蜂卵大小决定黄蜂幼虫的存活率的高低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中国文化中有两个“贵”的理念:孔子提出了“和为贵”;孟子提出了“民为贵”。
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后者强调必须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两者是根本对立的,它们分别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片面性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稳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即使在社会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只要真正把民众需要放在首位,兼顾多方面的利益,社会就能稳定发展
它们已成为今天中国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哲学基础
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之后,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当人们吸入臭氧之后,臭氧就会因为其强氧化作用而使呼吸道产生烧灼感,造成呼吸系统充血或发炎,儿童、老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到臭氧的伤害尤为严重。据专家统计,在欧洲,臭氧污染导致欧洲人的死亡率增加了2%-12%。
由此可以推知:
臭氧污染目前在欧洲最为严重
低浓度的臭氧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是其对人有害的原因
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对臭氧污染最为敏感
一正三角形小路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人从A点同时出发,朝不同方向沿小路散步,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问以下哪个坐标图能准确描述两人之间的直线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直线距离):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