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据统计,中国古今的姓氏超过22000个。由此可以推测,地名中涉及姓氏的用字也不会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这些凝聚民族、语言史料的地名,对于了解古代的部族迁徙有很大帮助
宗法社会的人们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为地名中最富区别意义的亮点
考古学家以河南登封县一个叫“王城岗”的古地名为线索,在那里挖掘出夏朝遗址
据统计,姓陈的人在南方比较多,在北方比较少
十九世纪中国的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此后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相同点是:
都由私人投资举办
都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经营管理上封建性极浓
都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举办
若公众史学归属于历史学,那么目前历史学门类的三个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与考古)都无法单独包容它;更何况它还包含着文学、传播学、艺术等非历史学学科的元素。在欧美高校,公众史学要么是被作为历史学系所设立的专业学位项目,要么是由历史教育学与艺术专业合作设立的跨学科项目。由此,中国的公众史学若想拥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属性,必须在这一点上有所明晰。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公众史学学科性质应有所明晰
公众史学与历史学门类的关系
中国与欧美公众史学不同的归属
公众史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科
一个民族作为稳定的共同体而存在,维系它的核心是内在的价值认同。文学“虚无”历史,以相对主义的态度从文化源头和根脉处进行拆解,剔除了彰显历史趋向、代表文明进步的文化价值,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所体现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是经过历史积淀和检验所形成的结论,这些结论构成了具有稳定性的价值坐标。一旦这座价值坐标被铲除夷平,也就没有了野蛮与文明、落后与进步的分野,没有了是非之辨、善恶之分、美丑之心,这只能导致文化价值进一步碎片化,造成种种精神乱象,影响民族文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特征符合文学“虚无”历史现象的是:
学说体系支离破碎
事件阐释生搬硬套
历史评论去价值化
文化认知浅显庸俗
某盐溶液的浓度为20%,加入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5%。如果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则溶液的浓度变为:
12%
12.5%
13%
10%
足迹化石虽然不能像实体化石那样保存生物完整的形态,但从足迹化石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生物大概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学特征。也就是说,当直接证据缺失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间接证据——足迹化石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反推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他们有没有复杂的动物行为等。因此,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足迹化石显得尤为重要。
上述结论的成立,还需基于以下哪一前提:
目前发现的从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多
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实体化石更具有研究价值
目前发现的前寒武纪到寒武纪转折时期的足迹化石比其他时期稀少
在前寒武纪到寒武纪的转折时期,保留下来的动物实体化石十分稀少
有一瓶浓度为15%的盐水500克,每次加入34克浓度为60%的盐水,则至少加________次该盐水,使这瓶盐水的浓度超过30%。
6
7
8
9
一位西方旅行家如果于二十世纪初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处景观?
北京紫禁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敦煌莫高窟
万里长城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了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政府职能改革
宏观调控体系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