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是一名初中生,本学期设有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体育共10门课程,疫情期间他每天在家上7节网课,上午4节,下午3节,中午有休息。某天,妈妈下班后问小亮当天的上课情况,小亮卖了个关子,说出如下事实:
(1)只有一门课程安排了两节课,上、下午各一节;
(2)语文课是紧挨着数学课上的;
(3)体育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课后跳绳200次,我怕打扰楼下邻居,所以还没完成;
(4)物理课、化学课是在下午上的;
(5)没有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课。
对于当天的上课情况,可推知:
上了5门课程
上午上了体育课
下午第一节课有可能是语文课
有可能上了两节化学课
科学的发展总带给人类崭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独领风骚的数据科学
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科学思维无所不在
科学之光点亮思维
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202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2035)》,对未来核心区发展、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方向、基本依据和具体要求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至此,首都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初步形成,首都规划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确定了首都核心区“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两轴”指的是中轴线和:
金融街
两广路
长安街
平安大街
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人更加________地认识这个世界,在思考过程中,我们通过推理得出一种比较________的结论,只有在这种结论或认识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更好适应世界的________去生存或创造。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准确 客观 原则
理性 科学 规则
完整 主观 制度
清晰 成熟 规律
充足理由律是指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总是有充足的理由的。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有两条:第一,理由必须真实;第二,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符合充足理由律的是:
其父善游,其子亦善游
她一定是个文秘人员,你看她办事有条不紊的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就会湿。现在天下雨了,所以地面一定湿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狮子战胜了其他一切动物。所以蚊子战胜了其他一切动物
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_______,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_______。“不同即敌对”的思维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狭隘虚弱的表现。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流露 雅量
展现 理解
体现 宽容
彰显 自信
以人均收入衡量的发展差距,本身隐含着一个资源禀赋结构上的差异,即发达地区具有相对丰富的资本要素,从而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相对不发达地区则具有劳动力丰富和生产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资源禀赋结构差异,无疑可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赶超的机遇。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有利有弊
发达地区相对来说劳动力比较缺乏
中西部可以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资本密集型产业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行政自由裁量权主要是行政机关对违法的事实、性质及情节轻重的认定权,在行政处罚种类、范围、幅度内,选择具体行政行为,决定是否执行和行政权力。在过去长期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自由裁量权在行政处罚中显失公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后标准不一。要确保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依法进行,必须坚持:
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
相似违法行为处罚决定标准一致的原则
阿根廷大学的一位老师让五位留学生看校史上的五位大数学家的画像,让每位学生任意挑选两幅画像说出名字。
张说:“2号是高斯,3号是黎曼。”
倪说:“1号是希尔伯特,2号是闵可夫斯基。”
朱说:“3号是闵可夫斯基,5号是希尔伯特。”
韦说:“2号是高斯,4号是外尔。”
方说:“4号是外尔,1号是黎曼。”
老师发现每位学生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1号画像是 。
黎曼
闵可夫斯基
希尔伯特
高斯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经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