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0日,我国境内从西藏——云南交界地由西往东直到上海上演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在观赏日全食时,“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是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当武汉处于“生光”阶段时,( )很可能正处于“食甚”阶段。
包头
重庆
合肥
贵阳
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奉上那唯一的特权!
对该句的正确理解是:
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失去思维能力
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自己的特权
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就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电子书∶纸质书∶阅读
油画∶素描∶绘画
卷尺∶长方形∶测量
计算器∶算盘∶计算
天平∶体重秤∶称重
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后,“阅读”都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_______地广泛提倡读书之外,近年来,“阅读”领域内的一些新变化,如迅速_______开来的“浅阅读”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一如既往 流行
大张旗鼓 蔓延
始终如一 活跃
不遗余力 扩展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从组织直接捐助变为希望通过基金会来发挥杠杆作用,________社会的慈善家资源。基金会的兴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整个公益界开始形成行业,吸引人才,加强管理,使中国的慈善公益组织走上_________化道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撬动 专业
整合 职业
挖掘 科学
吸引 正规
阅读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的一种美好体验。可是,人类与书本深度接触且甘之如饴的情景似已_______。随着WiFi信号以一种_______的态势席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电脑的便携化和手机的智能化,阅读变得无比便捷,丰富和多元,电子化阅读似乎已将从前那种_______的阅读方式挤兑得“无地自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去不返 无所不在 目不窥园
渐行渐远 铺天盖地 手不释卷
烟消云散 无孔不入 皓首穷经
恍如隔世 潜移默化 苦心孤诣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传统翻译理论认为原文与译文应该相互等同,因此,“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翻译研究理论,受到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反对本质主义,反对“译文的本质是原文”这一传统思想。这种翻译研究的新思潮,强调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即认为不忠实于原文是正常甚至必然的。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翻译者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进行独特的翻译创作,翻译者被认为是文本的另一个作者。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新兴翻译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
翻译者对翻译文本的创造性贡献
新兴翻译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区别
翻译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标准
建筑同样是有生命,有它的生命史。它不仅发生、成长,而且会成熟、转换、兴亡。生命是灵动的,建筑也同样是灵动的,是一个活体,所以它才倾注有那么多人类的情感。情感是生命的确证。生命需要空间,建筑与空间更是无法割裂,空间是它生命的舞台。同样,生命拥有历史,建筑也是活在时间中的,离开了时空,无论生命还是建筑都不存在了。但托庇于时空,生命与建筑却可以超越出来,进入无限与永恒——而这,正是建筑美学所追求的。
对以上文字在原文中的作用推测最准确的一项是:
这段文字旨在论证建筑生命史
这段文字作为后文阐述建筑美学的引子
为接下来介绍建筑美学的历史渊源埋下伏笔
对前文关于建筑美学的论述进行总结
领导人整顿风气,很多人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小题大做。据说,形成优良社会秩序,最重要的是制度。这种观念流行一时,然而不乏偏颇。制度是刚性约束,风气是柔性导引,从逻辑上说,风气导引于先,制度约束于后。风气、制度交相为用,自然能够收到奇效。
关于“风气”和“制度”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风气与制度并重
制度比风气重要
制度是风气的引导
制度不及风气重要
在某次调查中,有高达2/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影响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的高低。分析不同收入人群的安全感,发现月收入在3000~6000元的人群,安全感要明显低于月收入在6000~8000元的人群。因此,收入越低,安全感越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上述观点:
收入在3000~6000元的人群生活成本比其他群体更高
很多人认为收入稳定比收入多更容易给人安全感
收入在1500~3000元的人群更有安全感
收入不是影响安全感的唯一因素,食品、婚姻等都对安全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