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古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公元161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年逝世。二人可算作16、17世纪之交的伟大剧作家。二人都酷爱写剧本,不过写法却不大一样。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临近结尾,一双恋人殉情身亡,惨烈的悲剧以双方家族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确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笔墨太过不经意,仿佛仅仅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应付收场。《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因梦中的相遇而相思,而哀,而死,又因此而还生,而圆满。汤显祖将笔墨挥洒于爱而不耗损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笔下的爱,期待、给予、容纳、无嗔。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总结中外古典戏曲的共同点
分析《牡丹亭》独特的写作手法
比较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艺术风格
阐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伟大之处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根据上文,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
成为历史学家
博古通今
通过历史理解生活
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_______,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_______,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强弩之末 为而无效
强弩之末 苦心孤诣
聪明之害 苦心孤诣
聪明之害 为而无效
研究人员通过对某国500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发现,人类大脑成长最快的时期是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大脑的尺寸可以达到成人的一半以上。
下列( )项的答案最能评价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500名儿童中有没有人的大脑是在出生三个月后才快速生长的
有没有对其他国家的儿童进行跟踪研究
儿童的大脑功能和成人是不是一样
男童和女童的大脑成长速度是否一样
朱光潜生平最景仰两个人,一个是陶潜,一个是和他只有一面之缘的弘一法师。他一生奉行的座右铭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因做“入世”的事业,他有儒家兼济天下、学以致用的热肠,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因有“出世”的精神,他深得道家超然物表、虚静无为的精髓,足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神采。不管是风平浪静之时,还是黑云压城之日,他始终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下列词语与文段中对朱光潜描述无关的是:
无为而治
不求名利
意志坚强
胸怀天下
一次会议某单位邀请了10名专家,该单位预定了10个房间,其中一层5间、二层5间。已知邀请专家中4人要求住二层、3人要求住一层、其余3人住任一层均可。那么要满足他们的住房要求且每人1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
75
450
7200
43200
有120名职工投票从甲、乙、丙三人中选举一人为劳模,每人只能投一次,且只能选一个人,得票最多的人当选。统计票数的过程发现,在前81张票中,甲得21票,乙得25票,丙得35票。在余下的选票中,丙至少再得几张选票就一定能当选:
15
18
21
31
2014年粮食再获丰收,今年粮食种植面积1127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为60710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产3.6%,早稻产量3401万吨,减产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产0.1%,全年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20634万吨,增产1.4%,小麦产量12617万吨,增产3.5%,玉米产量21567万吨,减产1.3%。
2010-2014年间,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加最多的年份是哪一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