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新产品,当每件新产品的售价为3000元时,恰好能售出15万件。若新产品的售价每增加200元时,就要少售出1万件。如果该公司仅售出12万件新产品,那么该公司新产品的销售总额为:
4.72亿元
4.46亿元
4.64亿元
4.32亿元
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乙、丙、丁都没派去
乙、丙、丁都派去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_______文坛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奖,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他的作品_______,网上书城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热潮,莫言很_______,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闻名 风靡全国 不以为然
蜚声 洛阳纸贵 不以为意
蜚声 倾囊而出 兴味索然
闻名 如数家珍 从容不迫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示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公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他们认为,调整这44个字的字形只是调整印刷宋体字,不是另搞一套,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公众表示赞成,约6%的公众表示反对。可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得到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九成以上的网友持反对意见,认为是“穷折腾”。王宁教授强调,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既然“一个字改还是不改并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那么,为何专家们还主动提供调查数据,以示多数公众支持呢?
对文段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调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规范汉字不能是少数几个专家说了算,而要看它合理不合理
新浪网的网上调查结果不能作为专家决策的依据
官方和民间完全相左的“民调”,使得专家难以自圆其说
关于汉字我们好像知道挺多实际上并不尽然。汉字很重要,它是我们生活中一天都离不开的东西。汉字很神奇,迄今为止,自源的、古老的表意字只有汉字。汉字绵延数千年,岿然独存成为表意字的典范。汉字历史悠久,考古研究可以证明汉字历史,最少3300多年,难怪有学者说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以上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汉字的魅力和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一部文化史
汉字既古老又内涵丰富,值得深入研究与阐释
汉字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们对汉字缺少深入了解
特立独行的人生,无法被标签化定格,作家张贤亮即如是。2014年9月27日下午,张贤亮猝然病逝,“灵与肉”已经安息,可是在要“_______”的时刻,却似乎没有哪个标签能准确无虞地概括其一生:“新中国首个突破‘性禁区’的作家”“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先锋文学第一把火的点燃者”“一个成功出卖荒凉的人”。似乎只有把这些都合起来,才能拼凑出其遍是棱角的人生切面。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曲终人散
结案陈词
尘埃落定
水落石出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那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这个主张阐发了读书活动中一条基本规律。
最能体现这段文字主题的是:
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
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
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某公司决定将部分资金进行投资,拟在基金、黄金、期货、字画、股票5种投资品种中进行选择。要求如下:
(1)基金、黄金至多购买一种;
(2)基金、期货、字画至少购买两种;
(3)黄金、股票、期货至少购买一种。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下列( )项。
期货、股票至少购买一种
基金、黄金至少购买一种
至少购买三种
至多购买三种
下列选项中,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子”含义相同的是: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子曰诗云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我本汉家子
某单位重视对年轻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在一次培训计划中,单位负责人决定在赵、钱、孙、李、周、吴六人中挑几名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人选需满足下列要求:
赵、李两人中只挑一人参加;
李、孙两人中也只挑一人参加;
赵、钱两人中至少挑一人参加;
赵、周、吴三人中需有两人参加;
对钱和孙的安排要相同;
如果周参加,那李也必须参加。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推知肯定不参加培训的人为:
赵、钱
周、吴
孙、李
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