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_______的集中体现。经过千百年的_______,文化经典世代相传而广受赞誉,足以说明其深厚的价值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横线处选填最恰当的词是:
精要 积淀
精髓 锤炼
精要 历练
精髓 沉淀
虽然我国农村一对夫妇大多生育二胎以上,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一拨一拨到城市打工。因此,年轻的高素质移民将不断对冲大城市老龄人口,使人口年龄相对下降或持平,大城市的活力就会保持下去。而在一些地方,老年人支撑农村,已显端倪,甚至可能成为常态。日本的偏僻农村就是前车之鉴。
这段文字说明: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日本同样严重
农村可能比大都市更早进入老龄化时代
人口状况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
人口流动将加剧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认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想表达的意思是:
过度追求物质上的奢华反而意味着教养的匮乏
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有品位的人
现在国人对品位存在普遍误读
英国传统绅士的品位其实是朴实和低调
AB两点间有一条直线跑道,甲从A点出发,乙从B点出发,两人同时开始匀速在两点之间往返跑步。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离A点1000米,第三次迎面相遇时离B点200米,此时甲到达B点2次,乙到达A点1次,问AB两点间跑道的长度是多少米?
1400
1500
1600
1700
小亮只爱吃肉不爱吃菜。妈妈批评他挑食,他却理直气壮地反驳道:“妈妈也不是什么都吃呀,你不吃甜品,你也挑食。”
小亮在反驳中使用的论证策略是:
论证另外一个不相干的问题来转移论证焦点
对概念作出另外一种解释来模糊“是”与“否”的界线
利用对方的言行矛盾做掩饰,以图降低对方观点的可信度
选取一个特例来佐证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核心家庭是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子女。扩大家庭是由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已婚子女的多个核心家庭组成的家庭模式。联合家庭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两个或多个性别相同的人及其配偶和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或者两个以上同辈兄弟姐妹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老赵夫妇与两个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他们组成的既不是核心家庭,也不是扩大家庭和联合家庭
刘先生夫妇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他们年幼的儿子从此后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组成的不是核心家庭
小王离婚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组成的是核心家庭
小李父母双亡,结婚前一直和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他们组成的是联合家庭
某班38名学生参加两次体能测试,测试成绩分为A、B两个等级,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中分别有12人、16人的测试成绩为A。如果两次测试中都没得到A的学生有15人,那么两次测试中都获得A的人数是多少:
5
6
8
10
一朋友说,老娘84岁了,一人在老家,愈来愈为老娘一人孤居而不安。想将老娘接来,又担心恰逢“七十三、八十四”这一关口(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中有寿命之坎儿一说),再一换新环境,不适应,万一出事。同时担心老娘因琢磨这个“七十三、八十四”而有心理压力。另一位朋友出招:当初自己老娘84岁时也是瞎琢磨,时常念叨。他就骗老娘说,“七十三、八十四”是孔子、孟子去世的年龄,他们都是男人,这实际上就是与女人无关,女人没有生命坎。他一说,家人都迎合,老母亲也就真信了,结果活到了93岁。
可从这段文字得出的结论是:
人的健康与性别密切相关
老年人群是迷信的重灾区
迷信侵蚀国人的心理健康
健康状况与情绪呈正相关
_______的深圳是个小渔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全国_______地区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曾经 其他
曾经 任何
从前 其他
过去 到处
马明、刘建、张义三个男同学各有一个妹妹,这天,六个人一起打羽毛球,举行的是男女混合双打,并且规定,兄妹俩人不搭伴。
第一盘对局的情况是:刘建和小萍对张义和小英。
第二盘对局的情况是:张义和小红对刘建和马明的妹妹。
根据题干的条件,以下哪项为真:
刘建和小红、马明和小英、张义和小萍各是兄妹
刘建和小英、马明和小萍、张义和小红各是兄妹
刘建和小萍、马明和小英、张义和小红各是兄妹
刘建和小红、马明和小萍、张义和小英各是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