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把知识分子家庭称作“书香门第”,这里的“书香”原意指的是:
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
书籍的油墨味
书纸自然发出的清香
读书人的自称
湿地的生命力是可以被一点一滴看见的。我最先看见的是湿地上的青蛙,它_______地弹跳,让寂静的湿地有了动感;青蛙落脚的地方,黑颈鹤_______,动作像骄傲的体操运动员那样自由、舒展;接下来,三三两两的羊像无声的云从村子里飘过来,它们身后是牦牛家族,带着高海拔的困倦与______;再后来,高原上真正的主角——放牧者出现了,他们被牦牛这些群众演员簇拥着,压轴出场。
猝不及防 腾空跃起 慵懒
始料不及 悠然自得 疲惫
出其不意 翩翩起舞 懒惰
突如其来 昂首阔步 疲倦
社会发展史表明,和对食物的追求一样,人类对美、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未变。如果我们将这种追求称为“艺欲”的话,“艺欲”不会像“食欲”那样在满足后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强,这种增强_________。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是独自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欣赏一部影视剧或听一场音乐会,也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反过来又会刺激和增强新的文艺需求,此种新需求主要不是重复欣赏某部作品,而是希望欣赏到更加精良的作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推动着文艺需求更多元丰富
强化了对人们文艺需求的敏锐感知
使文艺更加深刻而广泛地嵌入人们的生活
主要表现为希望获得质量更优的文艺作品
调查人员发现,被害人曾两次向朋友提到了被威胁的事,一次是1996年5月,她向男朋友周某提出分手,周某威胁要毁她的容。另一次没有说时间,只说她在6年里经常受到周某的威胁。
以上事实最好地支持了下面哪项:
被害人1996年5月开始受到周某的威胁
周某威胁了被害人6年
被害人是被周某杀害的
被害人因要和周某分手而经常受到威胁
谷子大约在5000万年前开始从水稻中分化出来,分化之后的基因组结构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研究人员发现谷子的2号和9号染色体分别由水稻的7号和9号,3号和10号染色体融合而成。同时,他们发现这两次融合事件也发生在高粱的染色体中,由此,研究人员推测这两次染色体融合事件应该发生在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之前。
上述推理需要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高粱从谷子中分化出来发生在谷子从水稻中分化出来之后
高粱与谷子之间的共线性小于高粱和水稻之间的共线性
3号和10号染色体融合之后不大可能再分离开来
谷子由水稻分化出来之后又发生一次染色体融合事件
河流赛道长120米,水流速度2米/秒,甲船速度为6米/秒,乙船速度为4米/秒。比赛进行两次往返,甲、乙同时从起点出发,先顺水航行,问多少秒后甲、乙船第二次迎面相遇:
48
50
52
54
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爱自己家乡的人不会说家乡的坏话,张三就从不说家乡的坏话。可见,他是一个多么爱自己家乡的人啊!
以下哪项的推理方式与上述最为相似:
灯不挑不亮,话不挑不明。如果没有听到张处长这番话,我还在纠结要不要报名参加行业大赛,现在一切都清楚了。看来,张处长的话太重要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巨大的成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李四投资股票获得高额回报。可见,他承担了多大的风险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要落后。追求进步的人不会不爱学习的,王教授退休后一直无所事事,不爱学习。可见,王教授已不是一个追求进步的人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有才能的人不会将他的才能显示出来,李先生就从来没有显示过他的才能。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有才能的人啊!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其中“韦”是指:
姓韦的人
草绳
丝线
柔皮
甲、乙、丙、丁4位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已知他们4人每人都至少获得1个奖项,4人获奖总数为10。关于具体获奖情况,4人还有如下说法:
甲:乙和丙获奖总数为5;
乙:丙和丁获奖总数为5;
丙:丁和甲获奖总数为5;
丁:甲和乙获奖总数为4。
后来得知,获得2个奖项的人说了假话,而其他人均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4人具体的获奖数分别应是:( )。
2、3、2、3
2、4、1、3
2、2、2、4
2、2、3、3
甲和乙走完AB两地之间的距离分别需要120分钟和x分钟。某日甲从A地出发前往B地,1小时后乙从B地出发前往A地,两人到达目的地后都立刻折返。如甲和乙前两次遇见都是迎面相遇,问x的取值范围为:
30<x<150
30<x<180
40<x<150
40<x<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