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有时类似于灵感,只有在特定状况下才能产生。当公式的推导终于成功,或是忽然看懂一种繁难的理论,那一时刻的强烈感受不仅难以重现,也是不可转述的。晚唐的贾岛是有名的苦吟诗人,他和韩愈共同推敲“僧敲月下门”之句并结为忘年之交之事自古传为佳话。然而他还有两句诗更是苦吟了数年——“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对于这两句诗他自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然而后世却有人认为此句稀松平常,“有何难吟”。这里自然也有文化底蕴的差别,但美感之难以传递也是极重要的原因,是以诗人自己也说“知音”方才能赏。
文中举贾岛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欣赏诗词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美感很难向他人传递
写诗就是在寻找灵感、创造美感
世上知音难觅
某个品牌的洗洁精分为大瓶、小瓶两种包装,5大瓶洗洁精的总容量与12小瓶相同,8大瓶洗洁精的总容量比20小瓶少320毫升,则一大瓶洗洁精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960
1000
1080
1200
小周记住了自己身份证号码的前14位,但他肯定,后面4位数字全是奇数,最后一个数字是1,且后4个数字中相邻数字不相同,那么小周的身份证号码有( )种可能。
24
27
48
64
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匀速前进到B地,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0千米,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千米),乙出发后的时间为t(单位:时),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是20千米/小时
甲比乙晚到B地2小时
甲比乙晚出发1小时
8个包装盒里面分别装有17、19、26、27、35、40、42、50包小蛋糕,小李先取走一盒,其余的被小王、小周、小孙拿走,已知小王和小周取走的蛋糕包数相同,并且是小孙拿走的两倍,则小王取走的盒子里面的蛋糕包数最可能是:
19、26、35
19、35、42
17、27、26
17、35、40
X千克甲盐水和Y千克乙盐水中的含盐量相同。将X千克乙盐水与X千克甲盐水混合,并蒸发掉X千克水之后,得到的溶液浓度是乙盐水的Z倍。问乙盐水的浓度是甲盐水的多少倍?
小张和小王18:00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相同道路匀速相向而行。18:20小张到达丙地停留,18:40两人在丙地碰面并均以出发时速度继续行进。18:50小王到达甲地,问小张在几点到达乙地?
19:00
19:40
20:00
20:40
某次专业技能大赛有来自A科室的4名职工和来自B科室的2名职工参加。结果有3人获奖且每人的成绩均不相同。如果获奖者中最多只有1人来自B科室,那么获奖者的名单和名次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性:
48
72
96
120
某服装店老板去采购一批商品,其所带的钱如果只买某种进口上衣可买120件,如果只买某种普通上衣则可买180件。现在知道,最后该老板买的进口上衣和普通上衣的数量相同,问他最多可以各买多少件:
70件
72件
74件
75件
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倒入甲桶,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
无法判定
甲桶糖水多
乙桶牛奶多
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