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知识竞赛中,男选手的平均得分为80分,女选手的平均得分为65分,全部选手的平均得分为72分。已知全部选手人数在35到50之间,则全部选手人数为:
48
45
43
40
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全年累计销售29144台,较上年增长16.8%,增速较上年提升。
从机械结构看,2016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量首次超过万台,为11756台,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70%,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4%,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坐标机器人仍是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第一的机型,2016年销售12830台,占销售总量的比重为44.0%,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占比回落。工厂用AGV机器人销量超过2100台,同比增长23.9%。并联机器人销售增长8%。而SCARA机器人和圆柱坐标机器人的销售则出现超过30%的下降。
从应用领域看,2016年搬运与上下料仍是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首要应用领域,全年销售1.65万台,同比增长22.0%,增速放缓,占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的56.6%;焊接和钎焊机器人销售0.51万台,同比增长36.3%;装配与拆卸机器人销售0.37万台,同比增长129%。此外涂层与胶封机器人的销售也实现了32.9%的增长,特别是其中的喷漆上釉机器人销量增长了138%,而洁净室机器人和加工机器人的销售量均出现了同比下降。
从应用行业看,3C行业和电气设备行业销量均超过5000台,分列第一第二位,特别是电气设备行业,同比大幅增长3倍有余。汽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长4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销量同比增长125%。此外,在家具、服装、烟草等消费品制造行业的机器人消费量均翻番。
关于2016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工厂用AGV机器人销量较上年增加了500多台
焊接和钎焊机器人销量占总销量的2成以上
3C、汽车行业销量占总销量比重均同比上升
电气设备行业销售增量超过3000台
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振兴步伐?王珉代表在全国“两会”期间,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吉林省连续多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了明显增强。请问王书记:这些年吉林省在体制机制方面解决了哪些难题?
王珉: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吉林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投资拉动主战略,全力抓好国企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县域突破、服务业跨越发展和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等重点工作,着力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
比如,进行国企改革攻坚。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企业债务包袱重、活力不足,是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症结所在。要加快实现全面振兴,首先要卸掉包袱,轻装前进。
比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老工业基地发展相对较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这几年我们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年投资规模由2003年的969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600亿元。去年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我省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效益出现下滑,但是由于有了这些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使得我们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再比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是老工业基地发展动力不足、机制不活的关键问题,也是就业压力大、群众收入低的主要原因。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我们创业的文化、发展的文化、奋斗的文化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2007年我们开始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培育创业文化,完善扶持政策,改善发展环境,激发全省人民创业的热情、发展的干劲,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两年来,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金都保持了30%以上增长,发展速度相当快。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在体制转轨的________,积蓄能量的________,快速发展的________,在推进发展________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下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扎实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此次全国“两会”精神,把吉林的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吉林而言,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有哪些?
王珉: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在加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必胜信心,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
对吉林而言,我们的有利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这几年我们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具备了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二是我省应对危机的回旋余地比较大。吉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存在着巨大的产业升级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三是这场危机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难得的机遇。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国内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为我们招商引资、承接转移乃至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我们有良好的工作基地和组织保障。通过几年振兴发展的实践,目前全省工作思路清晰,上下认识一致,形成了比较好的工作氛围,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这为我们下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为应对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政策措施是我们最难得、最重要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和切实把握好这些有利条件和因素,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
对影响和制约吉林老工业基地发展因素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国有企业比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
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效益下滑
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2019年,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共:
30322万人
31681万人
32924万人
34455万人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与2002年相比,2011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上升了17.1个百分点
(2)2003~2011年九年,江苏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降低
(3)2003~2011年九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最快的年份是2010年
0个
1个
2个
3个
2009年,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企稳向好态势不断增强,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先进制造业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0亿元,增长19.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长加快、比重上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35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比重39.8%,提高1.1个百分点。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0%、30.0%、22.0%和21.0%,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35.7%,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增长177.0%。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到64.1%,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9.4%,分别提高0.9个和2.3个百分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城市化率达5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加快推进苏南转型升级,巩固苏中、苏北快速发展局面,苏中、苏北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2.3%,提高2.9个百分点,全面实施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全年共实施1121个减排项目,关闭小火电组687.6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铁能力792.2万吨,分别完成“十一五”总目标的224.3%、51.1%和77.4%。预计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年度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1%和4.1%,累计完成“十一五”减排总目标的98.93%和121.1%。
2008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多少亿元:
64558.5
67216.5
70348.6
73290.5
2008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大约是2004年的:
1.7倍
2倍
2.3倍
2.6倍
2013年,某省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864亿元,税金1680亿元,利润2080亿元,分别增长19.1%、19.4%、26.4%,分别高出全国7.9、8.4、14.2个百分点。该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3.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百户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增长10.2%、11.1%、20.8%,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9.5%、51%、27.6%。
2013年,汽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38亿元,增长23.1%;实现利润416.6亿元,增长19.9%;税金225.3亿元,增长50%。销售利润率(利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攀升至9.2%。
食品(含烟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9亿元,增长20.8%,增速同比放缓9.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98亿元,增长34.5%;工业税金506.2亿元,增长11.4%。
钢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10亿元,增长1.8%,利润总额34.6亿元,增长18.8%。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1%。
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138亿元,增长18.8%;实现利润204.2亿元,增长38.1%。子行业中,石油加工业净亏损0.2亿元,同比减亏13.6亿元;化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长31.6%,扭转上半年利润下降局面;石油开采业净亏损8.6亿元,橡胶塑料行业利润增长29.1%。
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12亿元,增长27.1%;实现利润167.2亿元,增长51.6%。
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86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191.6亿元,增长23.8%。其中,电气机械(家电)利润增长38.5%,专用设备利润增长22.1%,船舶行业利润增长18.9%。
2013年该省工业企业的哪项信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直接推出:
工业企业利润占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
船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机械行业的比重
橡胶塑料行业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额
百户重点企业的总体销售利润率
2013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4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增幅比1—2月回落5.1个百分点。3月当月实现利润46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
2013年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利润率最高的是: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股份制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强省,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延伸。提升工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应重点抓好:
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产业整合
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带动的战略
落后地区工业变大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