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物体的两个侧面图,则该物体最可能是()。【2021广东思维能力064】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观察左图相邻数字的规律,要使右图相邻数字也符合这个规律,应选择:
【2010-福建春季-100】
46
65
78
134
不少人喜欢拍摄照片后上传到各种社交平台,但专家警告这些照片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给用户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因为每一张数码照片中都包含一组在拍摄时自动生成的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的信息(简称Exif),建议用户上传图片时尽量避免“原图”上传。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是上述观点的前提?
Exif信息包括拍摄时的准确位置和时间,以及拍摄设备的唯一ID号
主流社交平台会默认对上传照片进行裁剪或压缩处理,原始的Exif信息会被修改
数码照片在进行后期的数字化编辑时,Exif记录的专业数据可辅助摄影爱好者做专业调试
Exif是一种标准信息,它可帮助用户在查找、管理、使用照片的过程中进行分类处理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外表面的展开图,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请把它找出来。【2019江苏A087】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丙地为甲、乙两地之间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测速点,其与甲地之间的距离是与乙地之间距离的一半。A、B两车分别从甲地和乙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的位置距离丙地500米。两车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刻原路返回,第二次两车相遇也为迎面相遇,问第二次相遇的位置一定:
距离甲地1500米
距离乙地1500米
距离丙地1500米
距离乙、丙中点1500米
从A地前往B地的道路前40%的路程为上坡路,其余为下坡路。张某驾驶满载的汽车从A地去B地卸货,然后空车返回A地。已知他满载时上坡的速度是下坡速度的一半,空车时上、下坡的速度分别是满载时的1.5倍和1.2倍。问他返程的用时是去程的多少倍?
5/6
5/7
17/21
19/24
用一块凸透镜对着阳光,在透镜后面放一张白色纸屏,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纸屏上出现三个明暗不同的区域,如图所示。因阳光会聚中央区域最亮,其次是周围阳光直射的地方,两者之间有一个最暗的区域,那里既没有直射的阳光也没有折射的阳光。现将凸透镜换一块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那么明暗区域可能变成图中的: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最近,周围不少朋友抱怨实名制成了“睁眼瞎”。有人上医院挂号,发现实名制下,号贩子依然猖獗,挂号依然难于上青天;还有人坐火车,发现根本没人验票,实名制对票贩子成了摆设,倒是给乘车人增添了不少麻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服务领域开始实施实名制。实名制是通过真实身份信息验证来分配服务资源的一种方式,它并不改变服务资源的供应量,在缓解供求矛盾中,算是一种需求侧管理。
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服务资源相对稀缺的领域,实名制是一件“利器”。过去实行非实名制,有关部门打击“黄牛党”只能靠事后追溯,发现线索难、取证更难。而实名制由于与真实身份相联系,既有利于防止“黄牛党”等“占位投机”,又遏制了一些利益群体的“暗箱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服务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然而,任何利器能否发挥最大效用,往往不在于其本身的锐利程度,更在于如何使用。实名制也是如此。作为一套复杂、动态的监管系统,实名制的各个步骤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好似做一道算术题。在这道算术题里,只有消费者的消费手续、服务者的服务流程、监管者的监管步骤都做加法,最终才能换来监管成果的乘数效应。如果执行与监管不到位,就算制度设计得再周详,也会形同虚设。
比如,过去旅客买完票,患者挂了号,监管者的使命就完成了,而如今,监管才刚刚开始。拿火车票实名制来说,不仅涉及购票这一个环节,还连着取票、验票、退票等诸多环节。监管者所增加的麻烦可想而知。然而,这些所谓的麻烦,恰恰是监管者无法避免、不能推卸的。实名制是追求分配公平的手段,不能为了实名而实名,不能“社会呼吁了,制度建立了,也就完事了”。
另一方面,实名制的巨大投入也要求有关部门不能对监管漏洞置之不理。实名制是信息化新制度,无论是为了保证公民信息安全,还是为了完善服务流程,相关部门已在硬件、软件的采购、维护、升级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如果监管者对目前存在的这些漏洞熟视无睹,那么前期的投入都将化为乌有,实际上也是一种渎职。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任何新制度的实施,都需要一段调试、适应期。对于这些符合公众利益的新制度在试水时的一些遗憾和漏洞,人们不妨多一些理解与宽容,而有关部门则应该多一些闻过则喜的胸怀、多一些改革时不我待的紧迫。
第四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只有消费者、服务者、监管者相互配合,实名制才能事半功倍
消费者、服务者、监管者缺一不可
消费手续、服务流程、监管步骤缺一不可
消费手续、服务流程、监管步骤环环相扣
熬骨头汤时,为提高骨头中钙质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
盐
酱油
醋
料酒
一座楼房有8层,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和第八层各住2户,第二层到第七层各住3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88
90
94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