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雨季特征为华南前汛期于4月26日开始,7月2日结束,雨季长度为67天,总雨量494.6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20天,结束偏早4天,雨季长度偏短24天,雨量偏少31%。
西南雨季于6月4日开始,10月4日结束,雨季长度为122天,总雨量634.5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9天,结束偏早10天,雨季长度偏短19天,雨量偏少15%。
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9月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59天,总雨量276.4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6天,结束偏晚22天,雨季长度偏长28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长;雨量偏多103%,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
东北雨季于6月5日开始,8月2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85天,总雨量364.3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17天,结束偏晚4天,雨季长度偏长21天,雨量偏多23%。
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雨季长度为77天,总雨量379.9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季长度偏长15天,雨量偏多87%,为1961年以来最多。
梅雨于6月9日开始,7月11日出梅,梅雨期32天,梅雨量267.2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时间偏早7天,梅雨期偏短8天,梅雨量偏少22%,与2020年梅雨量780.9毫米相比差距明显。江南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偏晚3天,雨量偏少15%;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4天,出梅偏早2天,雨量偏少8%;江淮区入梅时间偏早8天,出梅时间偏早4天,梅雨量偏少14%。
正常年份雨季长度最长的地区是:
华南
西南
东北
华西
2018年软件行业总收入中占比最高的地区的总收入是同年软件行业总收入中占比最低的子行业的总收入的约:
4倍
6倍
8倍
10倍
2014年,某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增长17.6%,零售业增长22.1%。
全年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1.3%。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累计下降1.1%;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交通与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累计分别上升0.6%、0.6%、4.4%、1.5%、1.5%、1.8%、1.5%。
能准确反映2011—2014年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的折线图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21年12月,我国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增长7.2%;原油产量1647万吨,同比增长1.7%;天然气产量1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发电量723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
将我国主要能源按2021年产量的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电>天然气>原煤>原油
天然气>电>原煤>原油
电>原油>天然气>原煤
天然气>原油>电>原煤
从图看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年数是:
1年
2年
3年
4年
2019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金额1.31万亿元,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完成4161亿元,同比增长9.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942亿元,同比减少2.9%。2014~2019年,全国移动电话4G及非4G基站数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4~2019年,4G基站数占移动电话基站总量一半以上的年份有几个:
1
2
3
4
2012~2015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是中国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全年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首次超过10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72亿元;产业扶贫为脱贫不断“换血”,其中2016年旅游扶贫覆盖到2.26万个贫困村,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甘肃、河北等地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其中,河南省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9734.9元,处于中部地区领先水平;福建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达15%,高于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
2011-201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的年份有:
1
2
3
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6.67万辆,同比增长13.19%,结束上年下降趋势,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16%,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上半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167.66万辆、128.10万辆、105.23万辆、78.13万辆和27.69万辆。
201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161.53万辆,同比增长13.49%,上年同期为负增长,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6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增长0.44个百分点。上半年,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146.31万辆、97.95万辆、91.55万辆、59.53万辆和25.23万辆。
上半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量分别为583.39万辆和584.13万辆,同比增长11.81%和11.69%,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79个百分点和6.15个百分点;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量分为134.52万辆和132.98万辆,同比增长41.64%和41.5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7.08个百分点和9.54个百分点;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量分别为57.29万辆和56.75万辆,同比均增长了130%;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1.25万辆和92.65万辆,同比下降23.01%和22.49%。
在五类商用车品种中,2013年上半年,客车产、销量分别为22.73万辆和22.72万辆,同比增长14.82%和14.8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40个百分点和11.32个百分点;货车产、销量分别为143.75万辆和146.06万辆,同比增长6.96%和5.48%;半挂牵引车产、销量分别为12.32万辆和12.22万辆,同比增长17.75%和13.35%;客车非完整车辆产、销量分别为4万辆和4.03万辆,同比增长5.03%和1.77%;货车非完整车辆产、销量分别为25.92万辆和26.68万辆,同比增长5.70%和4.76%。
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2013年上半年基本型乘用车产量约增加了多少万辆:
30
60
90
120
我国供气来源多元化,主要包括国产气和进口气两部分。国产气主要有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等,进口气主要有进口LNG和进口管输气。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供应量稳步增加,国产气、进口管输气、进口LNG都呈上涨趋势。国产气从2010年的989.7亿立方米增至2014年的1344.8亿立方米,增长了355.1亿立方米。进口管输气从2010年的35.5亿立方米增至2014年的313亿立方米,增长了7.82倍。
2014年,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约是我国各类天然气供应量的()倍。
10
18
27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