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近成功破译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科学家的努力当然是可贵的,30多年前中国科学家就开始了对白鳍豚的研究,其成果当然不止一张“全基因组图谱”。但其对于保护这些可怜的物种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恐怕还不敢断言,而且我们更多的是从白鳍豚身上找到可以“利用”的特点。如果科学家的研究不能成为保护这些生命的力量,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只能对着一个个浸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标本来谈论它的习性,用基因图谱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不是科学的善意,而是人类的罪恶。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得以成功地破译
白鳍豚全基因组图谱解开生命的密码
应该反思人类活动对物种犯下的罪恶
科学研究应对保护物种负起应有责任
1798年,英国航空科学家乔治·凯利设计出最早的直升飞行器并实践了飞行计划,其创意来自童年玩耍过的中国玩具“竹蜻蜓”。一百年后,“竹蜻蜓”加上达·芬奇直升飞行器的设计草图,又变幻成了俄国伊戈尔·西科斯基童年梦中的趣味飞行;当他的公司在1931年秋正式向泛美航空公司交付第一架S-42四发水上飞机的时候,西科斯基动情地说道:“现在大家看到的正是我30年前童年梦中的那个座舱……”
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很多代表进步的产物萌生于童年的梦想
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
许多看似平凡的事物却蕴藏了无限的奥秘
儿时的想象力往往更为大胆,更富有创造性
75年前一头驯鹿因感染炭疽死亡后尸体保存在北极圈附近的冻土中,不久前附近的一名男童因感染炭疽死亡。有科学家推测,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圈的“永久冻土”开始融化,炭疽杆菌因此卷土重来。同时,一些“古老病毒”比如天花和黑死病的病原体也可能埋藏在这些永久冻土中。科学家正为此极度担忧。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最有助于为科学家解忧:
永久冻土是细菌长期保持活力的最理想场所,时间也许可以长达一百万年
人类与细菌和病毒一直并存,如黑死病和天花,人类已进化出对抗它们的基因
全球变暖让北半球国家变得更温暖,诸如疟疾等热带疾病开始发生于北半球
如果病原体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人类,那么我们的免疫系统对它不会有所防备
与一般细胞相比,干细胞可以长期的自我复制,还能够分化多种细胞,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20世纪50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托马斯首先在人的骨髓中发现了造血细胞,于1956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术,托马斯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造血干细胞属于: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专能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表明,年幼老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由此推论,转基因产品对人体也会有类似影响。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认同,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BT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转基因作物只能间接给人类带来益处,并且有的还影响人体健康
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以前很多科学家相信,人类来自于非洲。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发现了早期灵长类动物4个物种的化石,这些物种可能生活在3900万年前,但它们与同期或者更早在非洲生活的物种都不相同,这表明它们是在其他地方进化后才到达非洲的。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物种源于亚洲,然后从亚洲迁移到了非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这4个物种来自于灵长类家族中不同的分支,它们拥有同一个祖先
科学家们在亚洲发现了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这些早期灵长类动物化石
进化成这4个早期灵长类动物的物种需花费很长时间,但在非洲却找不到其进化痕迹
3900万年前,在非洲没有物种能与这些早期灵长类动物相抗衡,因此它们有了一段繁盛的发展时期
近日,科学家首次证实蜥蜴睡眠时存在快速眼动和慢波睡眠两种状态,在快速眼动状态下,大脑产生高频电波且眼睛快速闪动,这些现象与做梦存在关联。科学家据此推测:蜥蜴和人类一样,在睡眠时会做梦。
科学家推测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人类做梦出现在快速眼动阶段
蜥蜴和人类有一些共同的生物特性
睡眠期间快速眼动和慢波睡眠交替进行
研究人员已经证实人在睡眠时会经常做梦
30岁时,纳什突然出现了许多古怪的举动……最终,他因为幻听被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后来是接二连三的诊治与复发。1962年,当他被认为是_______的菲尔兹奖获得者时,他的精神状况却使他与奖项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可辩驳 饮恨败北
实至名归 擦肩而过
名正言顺 抱憾终身
理所当然 失之交臂
杨振宁还是化学实验员的时候,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他的朋友开玩笑说:“凡是有杨振宁的地方,就会有爆炸。”后来经过多番的思考和比较,杨振宁决定从化学领域转入物理领域,并由此展现自己的风采,最终于1957年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杨振宁朋友的玩笑,理解正确的是:
“爆炸”是比喻的说法,指杨振宁做化学实验时被同事围得水泄不通
“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指杨振宁化学实验操作失误严重
“爆炸”是比喻的说法,指杨振宁的化学实验成果多成为爆炸性新闻
“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指杨振宁开展的化学实验项目极具危险性
不到30岁的哥哥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弟弟年龄的5倍,若干年后哥哥的年龄就是弟弟的4倍,又过了若干年,哥哥的年龄将是弟弟的3倍,则今年两兄弟的年龄差是( )岁。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