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要求汽车厂商在新车挡风玻璃上贴上燃料消耗量标识。该消息一出,引发了热议。某记者试图再次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时,发现原来可以查询油耗的网页已经瘫痪。他断言,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发现,也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假定该记者的断言和发现都是正确的。
据此,可以推出:
有些个体商户高度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有些有车族并不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有些个体商户并不是有车族
有些个体商户是有车族
①老鼠生性胆小机警,我们常用“胆小如鼠”来形容一个人懦弱怕事。老鼠怕猫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对冤家也常被搬上屏幕,例如《猫和老鼠》和《黑猫警长》。
②那么,老鼠有没有不怕猫的时候呢?
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当老鼠感染一种名叫刚地弓形虫的寄生虫的时候。1908年,细菌学家查尔斯·尼科尔在突尼斯的刚地疏趾鼠体内发现了这种只有几个微米大小的细胞内寄生原虫。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弓形虫只在家猫和虎、狮等猫科动物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其无性繁殖则可以发生在几乎所有温血动物(比如老鼠)的有核细胞中。
④值得一提的是,弓形虫的感染通常比较温和。在免疫力正常的动物体内,弓形虫以一种叫做组织包囊的形式存在于动物大脑或肌肉中,呈慢性感染。只有当动物免疫力低下时,弓形虫感染才会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比如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⑤慢性感染并不表示弓形虫对动物没有影响,何况它感染的部位是大脑。早在2014年,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教授迈克·艾森团队就发现,慢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对猫尿液的畏惧程度降低了。研究人员将小鼠体内的弓形虫完全清除后,这种变化并没有发生反转。通俗地讲,老鼠胆子变大了,不再害怕猫留下的痕迹和气味,而且“一时感染,终生受用”。
⑥2020年1月,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多米尼克·索达提——法威尔教授团队发表论文称,慢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不只是针对猫的胆子变大,面对其他捕食者时胆子也会变大。
⑦“我们发现感染弓形虫的小鼠的恐惧感丧失不仅仅是针对猫的,”科研人员表示,“这些小鼠思维活跃,四处游走探索”。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了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小鼠模型,惊奇地发现,在慢性感染状态下,小鼠的焦虑水平降低了,更喜欢探索未知的东西。
⑧难道小鼠的胆子真的变大了?研究人员检测了小鼠对不同动物尿液的恐惧程度,发现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小鼠对猫尿液的恐惧程度明显降低,也不惧怕狐狸和豚鼠的尿液。就算附近放置的是处于麻醉状态的活的大鼠,小鼠依然来去自如。这和未感染组小鼠的小心翼翼形成鲜明对比。
⑨研究人员进而发现,弓形虫感染的小鼠,其行为变化程度与其脑组织中的包囊数量呈一定的相关性,弓形虫感染量越大,小鼠的探索性行为就越明显。通过转录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弓形虫慢性感染的小鼠,脑组织中炎性因子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且与脑组织中包囊的数量和行为的变化程度具有相关性。科研人员推测,弓形虫慢性感染会引起动物脑组织持续性的炎症反应,炎性因子的释放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最终导致动物的“勇敢”行为。
⑩安徽医科大学一位病原生物学教授说,弓形虫感染引起动物行为的变化可以拉近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利于虫体的扩散传播;老鼠不怕猫则更有助于弓形虫在猫体内的有性生殖,促进弓形虫的进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实验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体“慢性无症状感染”相关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下面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文章的哪个位置?
有人不禁要问,既然老鼠感染弓形虫后连猫都不怕,那么它对其他捕食者或威胁的恐惧感有没有变化呢?
②和③之间
③和④之间
⑤和⑥之间
⑦和⑧之间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表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还具有的特点是: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投入少,见效快
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
现在,有些人开始质疑“全球变暖”理论。他们认为,人类活动并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放在地球气候漫长的演变背景中看,气候变化是正常现象,因此,近期的全球变暖远没有到需要“拯救地球”的地步。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的是:( )。
过去20年里,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迅速增加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温也在上升
按照目前的趋势,20年后将有超三分之一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
在地球的历史中,气候变暖多次导致了人类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中技术含量、智能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的代表,已经成为了德国“工业4.0”的先导阵地。长期处于2.0工业思维的中国汽车制造业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变革和拥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人才必不可少,而高薪和福利成为吸引人才的制胜法宝。
由此可以推出:
如果能够吸引到资深人才,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改革就能成功
高薪和福利是很多中国职场人士选择职业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德国汽车制造业在世界汽车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不进行技术变革,中国汽车制造业就不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文如其人
文以载道
知人论世
诗以言志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现象,为公地悲剧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述不是全球变暖效应的一项是:
近年极端天气事件更强更频繁,譬如洪水、旱灾、热浪、飓风和龙卷风
太平洋海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数额上和样式上的变化
世界上出现更高或更低的农产量、冰河撤退、夏天时河流流量减少、物种消失及疾病肆虐
非洲大陆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方占全洲面积95%,其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15.9万人,增长3.4%。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55.8万人;建筑业53.8万人,占11.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3.8万人,占11.0%。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
2013年末,吉林省第三产业企业资产占第二、三产业资产总计的:
41.4%
5.1%
94.9%
58.6%
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家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文学较之哲学,除了共通的社会批判功能以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情。它有一种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有美好的欣赏性,这就是文学的美感。将好的文学作品成功地拍成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在近代文艺作品中,《简·爱》和《音乐之声》就是充分展示文学美感的作品,一往情深地讴歌了生活的美和人类道德的伟大。
但是,欧美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后,已经很难奉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了,正像音乐领域已经很难再出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已经向简单化刺激方向蜕化。当年爱凑热闹的美国人组成拥有数十个分指挥的万人乐队来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且还盛情邀请作者本人赴美指挥。结果施特劳斯一曲指挥下来便逃之夭夭,因为那隆隆的击鼓声有如炮击,那管乐齐奏也有汽笛齐鸣的味道,美感被破坏殆尽,而那些所谓的音乐人却在那里喜形于色。由此可见,经典作品在“杯水主义”和“快餐文化”时兴的氛围里,其美感很多都要被附庸风雅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囫囵吞枣所销蚀。
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生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走过,没有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受世界流行风的影响,又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今的中国文学也甚缺那种值得咀嚼的作品,而欣赏群也有点“顾不上”美感的仓促。缺乏哲学素养也许是文学美感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文学评论类作品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文学作品是深沉还是浅薄,生活积累是客观条件,哲学素养则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现代文学中每每出现的诸如“终极关怀”“话语结构”等令人费解的新鲜辞令,其实都是作者思维概括力和阐发力不足而生出的“怪胎”;只有深入浅出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靠“造词”来吓唬民众,而这样做只能使文学的美感更加丧失。
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今天跟以往相比,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已大为进步,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绚丽开放,只有缺乏竞争力却又好高骛远的人才感受不到“世界真美好”。因此,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
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美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学美感有文学独特的万种风情,是独立于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之外的美学范畴的概念
文学美感是指作品具有美好的欣赏性,字里行间充满着诗情画意,能给人以美好的情感体验
文学美感具有艺术的共通性,好的文学作品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后,更能给人以美感享受
文学美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能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古代的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