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达1102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2017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达到了498万人次,2016年、2015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分别为280万人次、150万人次。
2017年全年马拉松直接从业人口数72万,间接从业人口数200万。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中国田径协会设置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超过1900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
规模赛事数量方面,2017年排名前三的省份为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52场、149场和103场,而2016年的前三名分别为江苏省37场,北京市33场,广东省25场。
从2017年全年赛事的覆盖区域来看,马拉松赛事地域分布更为广泛,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涵盖了含西藏在内的全国31个省、区、市的234个城市,较上年增加了101个城市。
在赛事类型方面,2017年1102场规模赛事中,全程马拉松参赛人次最高,突破了235万人次,其次为半程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次超过134万人次。在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B类赛事中,2017年全程马拉松项目完赛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61%;半程马拉松项目完赛45.29万人次,同比减少了0.03万人次。
按照跑者户籍所在地统计,2017年参加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的跑者中,来自江苏的数量最多,共有76469人参赛,在全国占比10.10%。湖北、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等省紧随其后。而在全部参赛选手中,共有3663人次的男选手在全程项目中跑进3小时,772人次女选手跑进3小时20分。
在2017年马拉松运动年度产业总规模的基础上,从2018年开始,每年需要平均增长多少才能实现中国田径协会设置的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目标?
30%
25%
20%
15%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德国柏林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巴西、南非、墨西哥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2%,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有责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维护共同利益,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全球协调发展,这表明: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发展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必然结果
我国与有关国家结成联盟,共同应对强权政治和经济风险
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
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当前,“信任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笼统地说,这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带来的副产品。具体来说,则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人们信任危机和信任行为发生了变化。信任心理方面,全球化和信息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念、道德心理和文化心理发生变化;而信任行为方面,一方面信任心理的变化会影响行为,另一方面,全球化与信息化使制约人们信任行为的机制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约束力大大减弱。二者的合力使得人们产生失信行为的几率大大增加。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探索“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重建社会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信任心理的变化会影响行为,信任心理对失信行为的影响更大
全球化和信息化从信任心理和信任行为两方面影响“信任危机”的产生
全球化和信息化使信任行为约束机制发生变化,导致失信行为普遍存在
某高铁路营运部门为缓解春节前后的客运压力,特增开了数条往返本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临时列车线路。但这项措施实施后,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反映该市存在春节难买火车票的情况。
有记者撰文指出造成该市火车票难买的四大原因,其中最不合理的一种分析是:
临时列车的车票大都被旅游团提前统一购买了
铁路营运部门决策失误,几条临时列车线路设置不合理
当年该市大力引进外资,兴建工厂,导致外地打工人员激增
该市没有飞机场,因此大多数人仅有乘坐火车进出该市一种途径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问题成为又一个重要国际话题。世界各国面临多个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治理需求上升,然而大国间由于嫌隙不断,协调能力变弱。过去作为全球问题主要解决者的欧美国家,自身问题重重,显得有心无力。在这种局面下,世界期待中国有所作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全球治理问题,国国有责
全球治理问题,欧美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全球治理问题,中国正在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全球治理问题,亟需解决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鸟类面临栖息地破坏、天敌威胁和环境污染等生存压力时,自身就会分泌一种名为皮质醇的激素。因此,经常处于生存压力状态下的鸟类,其羽毛会变得较为稀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鸟类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可能会因全球变暖而发生变化
一些鸟类更换栖息地后,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增高
皮质醇会影响鸟类羽毛的生长和代谢
如果鸟类的羽毛变得稀疏,则它们一定处于长期的压力状态
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因全球变暖,北极冰盖仍在退缩。多数气象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但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一些阶段性低温不能说明气候变暖的停滞或减缓;部分地区的寒冷,也不能阻止其他地区的变暖。世界气象组织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
从这段文字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最近十多年全球气温整体升高
今后几年全球气温将越来越高
近年世界各地气温并不均匀上升
极端寒冷天气与全球变暖相关
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位,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位
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