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置身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不惑于纷乱现象,不畏于艰难险阻,以元首外交引领扩大全球朋友圈、以开放合作之姿谋求各国共同发展、力倡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这表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
①以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为目的,促进共同发展
②主导全球多边治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④坚持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②
①③④
②③④
③④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以上论述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客观和多样的
③事物发展具体道路是曲折、迂回的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①④
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③④
科技实力是指国家为了追求和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科学技术资源的能力。它包括科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利用新技术的能力、利用全球信息的能力和研究与发展投资的能力,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为该国获取、利用和配置各类科技资源的能力集中体现。
根据以上定义,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是:
科技是否在世界同类科技的先进水平
在世界科技技术竞争格局下的总体实力情况
该国科学技术的“绝对实力”
该国科学技术的“静态实力”
2019年A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实现增加值6918.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别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3个和1.7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9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为66%,比规模以上重点企业高5.1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每亿元R&D经费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3.1件,比规模以上重点企业高3.6件;企业户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6件,是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的2.2倍。从成果转化看,已被成功实施的发明专利数为5.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数的58.4%。
在专利密集型产业中,2019年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98.5亿元,增速达41.3%;实现利润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单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是专利密集型产业平均水平的3.3倍。
在专利密集型产业中,2019年医药医疗产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7%和5%;收入利润率达到17%,高于专利密集型产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单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为4.5亿元和0.76亿元。
2019年A市专利密集型产业企业户均拥有已被成功实施的发明专利约多少件?
9
10
11
12
在第三产业的十二个行业中,劳动者报酬超过100亿元的行业有:
三个
四个
五个
六个
2016年1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共4.7万家,实现营业收入167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增速比上年全年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
关于2016年1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生产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增速快于服务相关产业
总体营业收入增速快于上年同期水平
营业收入最低的产业,营业收入增速最快
中西部地区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总体的比重上升
2010年江苏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03.3亿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39.6亿元、21753.9亿元和16609.8亿元,分别增长4.3%、13.0%和13.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2:53.2:40.6。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55亿元,增长3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6731亿元,增长13.0%,占GDP的比重为40.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六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0647亿元,增长38.0%。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0.2%,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城乡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三大区域均呈较快发展态势,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
2010年江苏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连续7年丰收,全年总产量达3235.1万吨,其中夏粮1105.3万吨,增长0.2%;秋粮2129.8万吨,增长0.1%。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52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万公顷;棉花面积为23.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万公顷;油料面积57.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9万公顷;蔬菜面积为121.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5万公顷。
与2009年相比,2010年江苏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降低了0.49个百分点
降低了0.39个百分点
降低了1.25个百分点
降低了0.21个百分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若一国的国际收支盈余,则该国短期内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通货膨胀率升高
外汇储备增加
公民出境人数增加
对外清偿能力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2010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2431元,比2005年增加1257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在工资性收入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178元,比2005年增加610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015元,比2005年增加557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
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833元,比2005年增加988元,增长53.6%,年均增长9.0%,其中,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2231元,比2005年增加761元,增长51.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家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82元,比2005年增加74元,增长68.2%;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20元,比2005年增加153元,增长57.4%。
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其中,2010年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补贴收入人均118元,比2005年增加100元,增长5.5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的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113元,比2005年增加82元,增长2.7倍;2010年农村居民报销医疗费人均27元,比2005年增加24元,增长8.7倍;2010年农村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收入人均12元,比2008年增加7元,增长1.5倍。
2010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202元,比2005年增加114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0%,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高3.5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为:
375元
446元
528元
602元
1784年著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曾经写道,火星表面的黑暗区域是海洋,而较明亮区域则是陆地。赫歇尔推测,火星上肯定有智慧生命存在,它们或许与我们地球人差不多。赫歇尔的理论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甚至其他一些天文学家也附和称,在一些颜色较亮的区域可以观测到植被。
如果下列各项为真,哪项最能支持赫歇尔的推测:
有智慧生命存在的地方必定有海洋、陆地
凡是有植被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
凡是有海洋、陆地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
可以观测到植被的地方就可能有智慧生命存在